返回

大明163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七章,震动(3)(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步兵最多不会超过六万。而且这些军队中真正的精锐战兵又能有多少?应该最多不过万人。这样的精锐何其难得陛下自然知道,我们死不起人,郑家难道就死得起人?这些兵乃是郑家的根本,只要我们小小的挫败他们一下,他们只怕就舍不得乱用这些军队了。这便是郑家的第一个弱点。”

    “还有呢?”黄台吉沉声问道。

    “陛下,郑家之军,士卒每日食肉,军中骏马每日食豆,加上炮多,为了拉炮,又需要挽马,挽马又要消耗草料。这样一来,他们的军队每日消耗的物资,也是普通军队的一倍以上。陛下,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后,吴三桂一路追击。但郑家军呢,却不是一路追过去的,他们先从京师附近退回静海,然后上船,转到镇江,然后沿着长江溯流而上,甚至进攻襄阳,都是依托着汉水。陛下,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郑家军的补给极度依赖于水运。”黄台吉点点头道,“不错,郑家军的诸多行动,很少有离开水路太远的。这的确又是他们的一个弱点。只是要如何利用这弱点,却也不容易……”

    “陛下,郑家占据牛庄堡,牛庄堡一带过几个月就要封冻了,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夺回牛庄堡或是笔架山,却也不错。只是敌军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们自然会有所准备,这两处估计还是不好打。臣觉得,若是今年冬天打不下来,估计到明年春天,他们就会沿着大辽河向我们进攻。若是……”洪承畴的声音低了下来。

    “先生说的不错,虽然有些难度,但是也值得一试。”黄台吉听了,点点头道。

    ……

    模范军主力在占据襄阳,斩杀李自成之后,开始追击李自成的余部。郑森发出檄文,要求李自成的余部投降,并向弘光上书,要求天子下诏,许李自成余部投降后既往不咎。弘光帝和内阁都没有表示反对,并用八百里加急,将赦免投降者的圣旨送到了襄阳。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的余部中,大部分的都向郑森投降了,剩下一部分和李自成有亲属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