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府道,如此甚好,我们在此等你消息。
眼见就要中午,我与张幼谦准备了一坛好酒,骑马出了金陵城。来到城外小镇,却见一名军官带着几十人名官兵将我们拦住。看这些官兵打扮,竟是皇家禁卫军,李牧歌代表天子威严,禁军随行并不奇怪。
我们上前道,在下南江湖司总捕头苏犹在,是李大人故交,今日特来求见,还请将军通禀。没多久,那人便将我们带到一家农户家,李牧歌正在天井坐着读书,见我们到来,起身道,苏兄、张兄,别来无恙啊。
在见此时李牧歌,身穿六品官袍,嘴角留了胡须,显得沉稳了许多。在江南时,李牧歌意气风发,在京城时,他有些颓废,而此时,他脸上只有从容和淡定,举止之间倒也透露出一丝官威。
三人坐定,我才说道,李大人临金陵而不入,这可急坏了金陵一众官员啊!
李牧歌脸色一沉,你是来给他们做说客的?
张幼谦道,非也,我是来找你拼酒的!
李牧歌哈哈一笑,说这才是李某的好兄弟。来,咱们今日不醉无归。
酒过三巡,话叙别后各自经历。
灵宗史稿丢失后,李牧歌差点被落入大狱,在谢士廷的斡旋之下,才免遭一难,不过却丢了官职,赋闲在家,原先的一些翰林院好友,纷纷跟他划清界限,他本以为,自己官途完蛋了,谁料此时旧皇复辟,而他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传国玉玺。这才有拦驾献玺之事,传国玉玺失而复得,朱悟能大喜,以之为天赐之人,恢复其官身,调入两都察院成为监察御史。
张幼谦道,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由于我身负宋知府嘱托,席间几次试探性问他入城之时,却被他婉言回避过去。倒是张幼谦,跟他胡扯鬼谈,颇得李牧歌欢心。
一坛酒饮完,李牧歌才道,我知道你们此行目的,我奉旨前来督察丝绸,人还在扬州,金陵城就演了一出好戏给我看,这分明是要给我个下马威啊。你就告诉宋海泉,说金陵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