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要张口骂他,忽然一想,这个和尚除了刚才比较完美的装了一下外,似乎并没有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只是那本《儿歌三百首》有些戏弄我们的意思了。我瞅了一眼那“书剑诀”,径直扔在行囊中,理也未理。
借着夜色的掩护,我们成功摸到了黄河北岸,张幼谦刚要准备点烟庆祝一下,却见四周忽然火光震天,我们竟被一队官兵包围了。
为首是一个偏将,骑着一匹小矮马,身后挂的是中山靖王的旗帜,估计在这里已经等了好久了。
我嘿嘿一笑,几位官爷好啊,这么晚了,还没休息,真是大明好军官,我们大明的安危有你们守护,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放心多了。
为首那军官道,放肆,老实交代,哪里来的奸细!
张幼谦言语粗鄙道,尖细?老子又长又粗,你他娘的才是尖细呢。那军官正要发火,忽然旁边有人劝道,李将军,你看这几个人,形容举止不似常人,会不会是王爷提到的那几个?
那李将军仔细打量我们四个人,脸上阴晴不定,才问道,阁下可是姓武?
我心中暗忖,原来这些人将我当成了武三郎了。可是如今武三郎已将近五十岁,年纪足以当我老子了。转念一想,朝野流传着朱悟能有个流落民间的儿子,可这儿子叫什么,多大,什么模样,大家都一概不知,江湖、庙堂之上多是以讹传讹,导致信息严重失真了。
我故作神秘,道,姓武还是姓朱,有那么重要吗?
那李将军一听,顿时吓得不得了,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也不摆谱了,客客气气道,几位贵客,请到营歇息。
我本想拒绝,可看到眼前这个架势,这些人是不会放我们走的,除非跟在魔鸣湖一样,杀出一条血路,可这些人都是藩王的兵马,若真对他们动手,那就无异于叛国了——虽然我们已经被扣上了通倭的罪名。
我们被安置在军营中,没多久,便听到有马蹄声,旋即进来几人,为首那人年近四十,瘦长马脸,一脸阴鹜之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