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徐若男约好共有夫子庙,也算是我俩第一次正式约会。
距离与徐若男之约尚有几个时辰,张幼谦提议前往江南学宫。每年花神节,江南学宫都会举办百花诗会,自古江南,才子辈出,用张幼谦的话说,我俩不学无术,过去沾些读书人的屁味儿,也算附庸风雅不是?
秦淮河上,虽是正午,画舫中的姑娘也都站立桥头,对着路过的书生抛个媚眼,遇到害羞的公子调戏两句,那公子低着头疾步走过去,惹来船上一阵哄笑,羞的公子哥满脸通红。
江南向来是诗赋之乡,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金陵城,哪怕是街头贩夫走卒,也都会吟得一两诗词,不然也没法跟那些读书人做生意不是?
江南学宫又是南方最大的贡院,这种百花诗会,自然落在江南学宫的头上。江南学宫位于夫子庙尽头,来到学宫时已是人山人海,平日里江南学宫门风甚严,但今日万民同乐,文人墨客与贩夫走卒穿插其中,这是我在北方从未遇到过的。
学宫大殿分东西,东边是联对,西边为诗会。今年诗会,学宫邀请了江南文坛领袖谢士廷与几个老学究坐镇,阵势不小,我对诗词兴趣不大,倒是对联却颇感兴趣,可挤了半日,也没有挤进去。
就在此时,忽然听到有人大骂,走路不长眼睛啊?顺眼望去,正是同知大人的公子逄大海正在数落一卖花的小厮,只见一担花洒落地上,那小厮以毛巾裹头,满脸通红,正是前两日在天香楼见到的学宫儒生李牧歌。
逄大海见那小厮,忍不住道,哎哟,大家快来看啊,原来是李大才子,怎么不在天香楼端菜,跑到学宫里卖花来了?
逄大海一喊,立马有众人围了过来,在大明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经商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此时喊声一出,众学子围了过来,议论纷纷,却见李牧歌双唇紧闭,弯腰捡洒落的桃花。
逄大海哈哈大笑,不知李公子桃花一枝几何?我们读书人的面子一方几何?
李牧歌望着逄大海道,逄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