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
他本就是隆泰年间的进士,朱润泽登基时,对先皇势力进行了清洗,当时他不过是一个编修史书的小翰林,还没有能参与到这种权力的核心。大清洗后,朝中若干岗位出现空缺,这才给了杨梦龙机会,用了三十年,成为了内阁首辅。可是几年来,朱润泽对他越发不满,开始扶植徐玉甫跟自己唱对台,甚至曾传出风声,要准备动他。所以当朱润泽夺回紫禁城后,他首先就去投诚了。
另一个是以次辅徐玉甫我首的骑墙派。徐玉甫入阁比杨梦龙要晚,而且排名颇为靠后,这些年来一直都被杨梦龙压的死死的,可是从两年前空印案之后,朱润泽忽然开始扶植徐玉甫,在内阁排名一路飙升,仅次于首辅杨梦龙。
在朱润泽的默许下,徐家开始处处针对杨家,当杨梦龙因为这些琐事去皇帝告状时,朱润泽再从中和稀泥。所以徐玉甫对皇室之间的斗争看的很开,无论谁输谁赢,终究都是姓朱的天下。
给谁当臣子不是当呢?
还有一个则是以谢士廷为首的新贵派。谢家虽在金陵颇有名气,在江湖上也属于四大世家之一,但在京城仍然属于新贵势力。谢家的权势和地位,全部来自于朱润泽的青睐和重用,所以谢士廷是跟朱润泽最紧的那个人。若朱润泽倒台,谢家势必会一蹶不振。
好在谢士廷还有个身份,江南文坛领袖,北卢南谢之一,朱悟能为了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就算对谢家再不满,也不敢太明目张胆。
朱悟能登基后又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写登基诏书昭告天下。文坛领袖,北卢卢贯中从江南回来后就染疾卧床不起,已是许久不处理正事,于是朱悟能找到了谢士廷。
这个决定不可谓不高明。
谢士廷是新贵势力,又是意见领袖,将这个登基诏书让谢士廷来写,一则显示皇恩浩荡,堵住天下士子的悠悠众口;二则是通过此举向天下释放信号,就算你是朱润泽的人,只要肯归服,我照样可以重用。
可是朱悟能没料到的是,在拟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