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三章 回乱根由(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电,让僧王率部增援陕甘罢。”

    奕?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举两得,他早就想让僧格林沁班师回京了,没有兵权在手,他这个内阁总理大臣说话底气都不足。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看过奕?发来的电报,易知足琢磨了一阵,才起身走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道:“接总参谋部——。”

    让僧格林沁一直驻守倭国,明面上是为了清剿残余的漏网之鱼,实则是不希望僧格林沁班师回京节外生枝,眼下陕甘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回乱,抽调在倭国有过大规模杀戮经验的僧格林沁所部进驻陕甘确实是更为适合。

    再则,对于醇亲王他也不放心,真要放任回乱蔓延,伤亡过大,他也过不了自己这关,况且,对于眼下的大清来说,人口是极为宝贵的,他不能容忍出现大规模的人口伤亡,尽管不能确定回乱一定会蔓延,他也不敢冒险,不敢存半点侥幸之心。

    “我是燕扬天——。”话筒里传来燕扬天清晰的声音。

    “电令僧格林沁率部一万赶往陕甘,参谋部做好相应的安排,速度要快!”

    一听是易知足的声音,燕扬天连忙朗声道:“学生遵命!”放下电话,他自言自语的道:“陕甘难道还能闹出大乱子来不成?”

    长乐书屋东头厢房,赵烈文、易正行两人各自抱着一本书快速的翻查着,查找有关教传入中国,教教义以及教在陕甘、西北和中亚的发展情况等相关资料。

    易正行自幼留学西洋,对于基督教耳熟能详,对于佛教和教都甚是陌生,赵烈文是江苏人,对于教的情况也是所知有限。

    在意识到教对于巩固整个西北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两人都抓紧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备易知足随时咨询。

    “学生记得上海有座清真寺。”易正行突然抬起头道。

    “恩,有座松江真教寺。”赵烈文头也不抬的道:“相传是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该寺建筑糅合了阿拉伯建筑的特色,有些典籍就是从真教寺借的。”说到这里,他才反应过来,“行之的意思是,直接请教该寺的阿訇。”

    易正行道:“不是说天下回回是一家吗?”

    “行之是想让大掌柜接见这个阿訇?”赵烈文摇了摇头,“那人我接触过,古板教条。”说到这里,他脑子一转,“大掌柜若是能去趟西安或者是兰州与当地的阿訇或者是他们的宗教领袖接触一下。”

    “不行。”易正行不假思索的道:“西安和兰州不是元奇的底盘,太冒险了!”

    话才落音,就听的“笃笃笃”的轻微敲门声,林美莲一脸微笑的站在门口,“赵先生,二公子,大掌柜有请。”

    快步走进书房,见的易知足背着双手站在大幅的西北地图前,赵烈文轻声道:“大掌柜——。”

    转过身来,易知足才道:“陕甘回汉之争由来已久,朝廷普遍推行的回民会约制度,实则是变相的种族隔离制度,人为的制造回汉对立,朝廷采取的护汉抑回政策,也加深了回汉的对立,另外,西北移民,只允许汉族移民,也导致了回民的不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这才接着道:“对于这场有可能迅速蔓延开来的回乱,仅是军事威慑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舆论上进行引导,要让回教高层以及所有的回民都明白一点,若敢发动大规模的暴动,扰乱地方,必将招来毁灭性的打击!

    惠甫写篇文章,朝廷推行宪政,实行各族平等,在新疆和安西一直就是推行的各族平等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所有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不得逼迫他人信仰宗教,也不得逼迫他人改信宗教。

    实行严格的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任何损毁掠夺他人财产,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都必将遭受最为严厉的打击,对于宪法国家而言,没有真主,没有上帝,没有佛主,只有法律,法律才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任何宗教,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顿了顿,他接着道:“另外再写篇肃州回乱,如实报道肃州回民滥杀无辜。”

    听的这话,赵烈文迟疑了下才道:“大掌柜,肃州究竟是什么情况,如今并不清楚。”

    易知足沉声道:“张掖应该有人清楚肃州的情况,去电询问。”

    撰写这类文章,赵烈文已是轻车熟路,不到两个时辰就拿着写好的草稿过来,易知足仔细读过之后,沉吟了一阵,才指点才几处欠妥的地方,道:“好好改改,再润润色,不急,明天交来就行。”

    明天?赵烈文迟疑了一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