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遏制人口(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熟悉的人相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他很清楚黄殿元的身子是每况愈下,这次来上海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他想抽出时间陪他多走走多看看,为的是不留遗憾。

    对于上海来说,宝山实际上就是工业区,这是易知足早就规划好的,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发展,宝山已经成为大清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如今已隐隐已经与上海连成一片。

    小轿车后排,看着成片的工厂,如林的烟囱,穿梭不息的马车、板车、人力倒斗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黄殿元一脸感慨的道:“国城初任上海道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谁能想到如今会变成这个模样。”

    听的这话,坐在前排的严世宽转过身来笑道:“黄会长不知道吧,大掌柜一到上海就抽调资金将上海到宝山的田地甚至是荒滩全部买了下来,当时我们都认为他疯了,后面我们光是卖地,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听的这话,易知足笑道:“当初买地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便于统一规划,再说了,上海和宝山这些年的建设花的银子都是从卖地的利润中支出的。”

    “也就国城兄有如此长远的眼光。”黄殿元笑道:“这些年我也游历了不少地方,没有哪座城市比得了上海,西洋人提到东方,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就是元奇。”

    听的这话,从来没有去过西洋的严世宽不由的有些遗憾,“有机会,真想去西洋看看。”

    “西洋就别去了,也没什么好看的。”易知足缓声道:“真要是静极思动,不妨陪有容兄去西北看看,如今坐火车挺方便的。”

    黄殿元接着道:“这一说,我还真是有些心动,西藏是不敢去了,不过,新疆安西还真想去看看。”

    “这容易。”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待的天气再暖和一些,我来安排,咱们一道出去看看这大好河山。”

    带着黄殿元参观视察了宝山的几家大工厂,待的返回上海回府,已是日头西斜,一下车,秘书就前来禀报,肃顺、解修元在府中已等候了三个小时了。

    估摸着两人应该是有紧要事情,易知足径直前往长乐书屋,稍稍洗漱了下,才让人请二人过来,见面叙礼落座之后,肃顺便试探着道:“此番战胜五国联军,正是我国在南非扩张的大好时机,却将贝专纳和纳塔尔拱手送给德奥意三国,国城兄是无意于南非,还是另有打算?”

    易知足在下一盘大棋,不过却是没有把握,自然也不会多说,略微沉吟才道:“南非是是非之地,没有绝对强横的实力,我们保不住。”

    肃顺很是意外的道:“这一战不是已经证实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只是暂时的。”易知足缓声道:“英吉利的工业实力和船舶制造实力都远在我国之上,一旦英吉利研制出鱼雷和潜艇,我们就无法维持现有的海军优势。

    之所以将贝专纳、纳塔尔分给德奥意三国,目的就是制衡,遏制英吉利再次强大起来之后染指德兰士瓦。”

    原来的这个原因,肃顺笑道:“我还以为大清是要停止对外扩张了。”

    “对外扩张,确实要停止下来。”易知足缓声道:“目前,我国已经没有继续扩张的必要,而是要沉下心来消化这些年扩张的地盘,不夸张的说,只要能够保住现有的领土,足以保证我国二百年之内国运昌盛。”

    真打算停止对外扩张了!肃顺心情有些复杂,既有些失望又有几分欢喜,他随即将话题一转,“上午去苏州河公园转了一圈,不知道国城兄有没有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形成律法,并进行推广的想法?”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目前只是在元奇名下的厂矿企业实行,是元奇强行执行的内部制度,如果形成律法,意义自然不一样,易知足饶有兴致的看了两人一眼,笑道:“认识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好处了?”

    肃顺点了点头,道:“随着我国加快发展工业,工人的数量会迅速扩大,相比起农民,工人有着较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能够极大的稳定和安抚工人,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再则,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利于调解收入分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利于促进发展工业和发展经济。”

    易知足看了看他又看了解修元一眼,道:“目前实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只有元奇名下的厂矿企业职员和工人,还有一部分新学堂的教师,官吏们是不是眼热了?”

    听他语气有些不善,肃顺沉吟着道:“不患贫,患不均。”

    “说的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