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铁了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烈文明显是不信,这法门寺距离宝鸡将近二百里,往返一次耽搁的时间可不少,毕竟这里的交通很不方便,他笃定易知足是专程前来的

    一路漫行,易知足随口问道:“为何寺庙大门称之为山门?”

    “想来的因为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罢”黄殿元缓声道:“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

    易知足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那我们从哪个门进?”

    赵烈文道:“从信门入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

    易知足听的一笑,“也就是说,既入山门,皆是信徒”

    在一众香客中,三人并不惹眼,一路闲谈着进了山门,直奔寺中的高耸入云的砖塔而去,易知足不礼佛,但对于法门寺这座关中名刹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法门寺地宫藏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数千件大唐王朝供佛国之重宝,仅仅是一座地宫就有着半个盛唐之誉称

    易知足围绕着砖塔转悠了一圈,赵烈文领着一个中年僧人迎了上来,那僧人行了一礼,这才介绍道:“此塔乃是前明万历年间,由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方始建成,八棱十三级,高四十七米”

    易知足问道:“原来的塔呢?”

    “回施主,原本的唐代四级木塔,已在前明隆庆三年崩塌”

    崩塌了?易知足有些疑惑,既然塔崩塌了,难道没发现地宫?或者说在明朝之时,就已经发现了地宫?沉吟了一阵,他才道:“我想见见你们主持”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易知足久居上位,气度自然不凡,那僧人也有点眼力劲,当即合掌躬身一礼,“几位施主请跟小僧来”

    进的方丈禅室,易知足让赵烈文两人在外等候,只稍候了片刻,一个略显清瘦须眉皆白的老僧缓步进来,合掌一礼道:“贫僧道然,见过施主”

    易知足微微顿了顿头,径直道:“在下,元奇,易知足”

    元奇易知足?道然心里一惊,他并非不问世事,皇太后、皇上、镇南王巡视西北的消息早已传开,易知足的专列就在宝鸡,这些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当下连忙再施礼,“不知镇南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王爷赎罪”

    易知足笑了笑,伸手让座,径直问道:“唐代木塔崩塌,难道没发现地宫?”

    法门寺地宫藏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这是法门寺最大的秘密,被对方一口道出,道然心里不由的一惊,对方是如何知道的?想到对方的身份,他也不敢隐瞒,道:“木塔坍塌,地宫岂能不现,不过,旋开旋闭,在地宫之上建了新塔”

    原来早已经发现了,只是没有开启,易知足暗自感慨,略微沉吟,他才道:“法门寺千年古刹,唐宋盛极一时,如今却破败如斯,着实令人感慨,我捐资十万,好好修缮一番罢,地宫之密,务必严守”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道然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莫非是佛祖显灵了?

    在法门寺露了形迹,易知足在扶风县也就没再逗留,径直返回了宝鸡,住进了宝鸡县衙,略微洗漱休息,他才让人去请凤翔府知府,走访了两个县,他对于凤翔府的移民安置还是颇为满意的

    待的凤翔知府章长宇进来见礼,听过对方简洁的汇报之后,他先是肯定了凤翔府这几年的政绩,然后才道:“将府治迁到宝鸡罢”

    得到易知足的褒奖,章长宇正自暗暗欢喜,听的这话不由一愣,无端端的,为什么要将府城迁到宝鸡?他迟疑着道:“可是因为交通的缘故?”

    “不错”易知足点了点头,“宝鸡自古就是交通要塞,也是关中四大门户之一,依照铁路规划,宝鸡将成为连接西北和西南的铁路枢纽,凤翔府的工业发展也将会以宝鸡为中心”

    这是要大力发展宝鸡?章长宇不由的大喜过望,连忙道:“下官即刻着手进行迁府准备”

    “还有——”易知足缓声道:“地方官员对于辖区内的古迹,必须进行妥善的保护,这也是一种资源,我已划拨了十万元对法门寺进行修缮.......”

    一个法门寺拨了十万元?这得有多重视!章长宇不由的一呆,没听说镇南王是佛教信徒啊?

    待的章长宇告退,赵烈文捏着几张电报缓步进来,笑道:“英吉利沉不住气了,首相访俄,外交大臣防法,还向智利售卖了一批战舰......”

    略微翻看了下电报,易知足点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