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九九章 江宁会战(九)(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杭州钦差行辕。接到易知足急报,林则徐接连发出一连串的命令,又给道光上了份折子,随即连夜启程赶赴江宁。

    随着林则徐的一道道命令,驻扎在宁波的僧格林沁将一应防务交割给浙江巡抚刘韵珂,率领一万余大军迅速返回,赶赴江宁。

    苏州,江苏巡抚裕谦、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抚标二营、提标五营以及前来驰援苏州的狼山镇、福山镇兵马迅速赶赴江阴。

    徐州镇、淮阳镇兵马赶赴镇江受参赞大臣杨芳节制。

    苏松镇总兵前往上海受参赞大臣、上海道易知足节制。

    安徽巡抚程采率领安徽兵马前往赶赴江宁。

    为了赶时间,林则徐没走水路而是走的陆路,经长兴一路前往江宁不过六百来里,一路急行,也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坐在颠簸的马车里,他不由的想起了火车,佛广铁路通车典礼,他是亲身试乘过火车的,不仅速度快,而且一点不颠簸,在火车上还能喝茶看报,哪里象马车,浑身骨头都快抖散架了。

    若是杭州到京师真能修一条铁路,那出行可就太方便了,调兵也方便,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事的时候,他很快收回心思,英军舰队主力既然已经北上,目标就已经十分明确了,除了江宁,其他地方不值的英军冒如此大的风险。

    长江一线,按照拟定的计划,战场只有四处,江宁、镇江、江阴、吴淞,英军西进,江阴是要放过的,那么英军第一个攻击的目标,无疑就是镇江。但是英军兵力雄厚,不排除兵分两路,分头攻击镇江和江宁。

    不急,不能急,得沉住气,从情报来看,英军舰队的速度不会快,就算分兵攻击江宁,也至少需要十日以上才能抵达江宁,至于镇江,他倒不太担心,杨芳前往镇江已经有些时日,而且兵力也充足,无须太过担心。

    不过,他总觉的哪里有点疏漏,凝神默想,将之前的部署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他总算是反应过来,英军一路沿江西进,大江之上鹅鼻嘴、福山、圃山关、焦山、象山等关隘锁钥,皆需要抵抗,即便是轻微的抵抗也行,否则英军怕是会起疑,可不能功亏一篑。

    上海道衙,书房。

    易知足闷在书房里静心练字,这段时间,道衙的事情他基本就没多过问,一应政务全部都扔给了包世臣等一众师爷,包世臣如今也清楚江南一场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一般很少来打扰他,也就每日早晚汇报一次。

    “少爷。”李旺在门外禀报道:“江南苏松镇总兵周世荣前来拜访。”

    周世荣?易知足搁下笔想了想,才道:“请他进来。”说着便慢条斯理的收拾,虽说大清是以文制武,但周世荣是苏松镇总兵,正二品武官,不是他这个四品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可以制约的,不过,他没打算出门迎接,更别说开仪门了。

    见的只出来一个小厮引他进去,周世荣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不过,林则徐的命令很清楚,如今他这个苏松镇总兵归易知足这个参赞大臣节制,他纵有不满,也只能埋在肚子里,待的进了院子,也没见易知足的身影,他心里可真就有些恼怒了,娘的,这四品的道员架子也太大了!

    听的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易知足才缓步出了书房,踱到门口,见他还是出迎了,周世荣暗松了口气,连忙拱手道:“末将江南苏松镇总兵周世荣,见过大人。”

    拱手还了一礼,易知足伸手道:“周总戎请——。”

    分主宾落座,易知足便径直道:“吴淞一战,陈军门未退,苏松镇兵马便先行撤退,可有此事?”

    见他一开口就揭短,周世荣老大不自在,连忙讪笑着道:“非是撤退,是溃败是溃败,英军炮火猛烈,火箭密集,实是无法抵挡。”

    易知足清楚,林则徐给他调拨一镇兵马,是怕他兵力不足,可问题是这苏松镇兵马根本就不堪一用,最多也就是能够拿来做做苦力,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周总戎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报实数,别害人害己。”

    这话可是一点不客气,周世荣也不计较,如实说道:“经吴淞、昆山两役,末将手下兵马已只剩八百余人。”

    “在县城西北郊扎营罢。”易知足随意说道:“不过,还请周总戎管束好手下人马,无故不得出营门,更不得骚扰百姓。”

    “一定一定。”周世荣连忙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严加约束手下儿郎。”略微一顿,他才道:“听闻上海义勇饷银三倍于绿营,如今苏松镇尽归大人节制。”

    听他还想要待遇,易知足忍不住笑道:“义勇饷银是三倍于绿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