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五章 灾民汇聚(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步而来,白雪连忙迎上去道:“老爷睡着了。”

    春梅道:“刘大人和严掌柜来了,在外候着呢。”

    白雪道:“老爷乏累不堪,天色也不晚,且让他们侯半个时辰。”

    刘光斗、严世宽两人在西花厅里百无聊赖的等了大半个时辰才见易知足歉意的走了进来,两人连忙起身见礼,易知足摆了摆手,道:“不小心睡着了,累二位久候。”

    “大人连日奔波劳乏,下官等等无妨。”刘光斗说着拱手道:“下官恭贺大人连战连捷。”

    “坐,无须客气。”易知足说着径直在主位落座,他也不兜圈子,径直问道:“已经安置了多少灾民?”

    具体安置的灾民数目,刘光斗并不清楚,当即识趣的闭口,严世宽略微沉吟才道:“上海已有二万一千三百余人,宝山有六千余人,如今每天还有为数不少的灾民赶来。”犹豫了下,他才道:“是不是控制一下?”

    “怎么控制?”易知足道:“你知不知道,河南安徽灾民辗转前来上海一路吃了多少苦头?我从江宁回来,沿途可没少见倒毙路途的灾民。”

    听的他语气不对,严世宽哪里敢接话,刘光斗却担忧的道:“灾民数目庞大,朝廷又无力赈济,上海宝山能接纳多少?”

    “不用担心。”易知足道:“英夷沿江而上攻打镇江、江宁,河南安徽两省灾民前来江苏的应该不会很多,先尽力接纳安置。”

    迟疑了下,严世宽才道:“灾民越来越多,属下怕粮食供给不上。”

    易知足沉吟了片刻,才道:“已经休战,情况会逐步好转起来,英夷战俘和吴淞、上海驻军近期都会离开,长江航道和海运也会随即恢复,粮食不用担心。”顿了顿,他接着问道:“灾民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凡是上工地的,一人一天发米二升。”严世宽道:“如今工地上有七八千灾民,加上施粥赈济的,一天要二百二十石。”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一升米有一斤二三四,二升米足以保证一家四口不受饿了,略微沉吟,他才问道:“粮价现在多少?”

    “已经涨到三两二钱一石了。”

    一天要七百两银子,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天长日久确实不是个小数目,况且这还只是粮食消耗,易知足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元奇这大半年来银子花的跟流水一样,如今仗打完了,他得想法子挣银子了。

    默然半晌,他才道:“灾民数目大,又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县衙抽调衙役和义勇维护好秩序,再则,还要预防疫病。”

    “下官遵命。”刘光斗连忙拱手道,略一迟疑,他还是忍不住道:“大人,粮价上涨,本地百姓颇有抱怨。”

    颇有抱怨?这只怕还是客气的说法,粮价涨到三两二钱一石,应该是怨声载道了!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县衙张贴告示,战争已经结束,长江航道已解除封锁,长江口封锁也会于近日解除。”

    刘光斗欣喜的道:“果真都解除了?这么说战争结束了?”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他这次急于回转上海,就是为了尽快解除长江口的封锁,元奇船队必须尽快返回广州,在上海耽搁的时间太长,元奇的损失不小,为此,他让璞鼎查写信命令封锁长江口的定海舰队返回定海,有璞鼎查的亲笔信,长江口解封也就是一二天的事情。

    刘光斗倒是雷厉风行,一回县衙便马上叫师爷赶写告示,随即用印在县城内外张贴开来,消息一传开,立时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奔走相告,一片欢腾,虽说元奇团练收复了吴淞,但战争一天没结束,所有人心里都不安稳,生怕吴淞战火又起。

    得知是县衙贴出告示,消息无误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打探战争的结果,究竟是胜了还是败了?为什么县衙的告示只字不提?不少人隐隐猜到大清是战败了,若是胜利了,告示中岂有不点明的道理?

    但不少人却觉的不可能是战败了,毕竟元奇团练收复吴淞、收复镇江,气势如虹,怎么可能败?而且也没有元奇团练战败的消息传来。一时间胜负之争在县城内外引发了激烈了争论。

    次日,易知足一觉睡到自然醒,一看表已经九点过了,连忙一个翻身坐了起来,听的动静,春梅、夏荷两丫鬟连忙进来侍候他穿衣,夏荷一边侍候他穿衣一边抿着嘴笑道:“严掌柜一早就来了,在花厅候着。”

    “怎的不叫我?”易知足随意的问道。

    “欣儿姐不准。”春梅道:“欣儿姐说少爷难得睡一次懒觉,不准咱们叫。”

    易知足笑了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