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键时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于大清来说,如今的元奇可谓是举足轻重,对朝廷影响极大,虽然还达不到左右大清朝局的地步,但也相去不远,奕詝奕訢两人对元奇截然不同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争储的一种手段,两人都在赌,赌道光对元奇的态度。

    这个时候,道光如此问,难不成储位还未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两人心里纳闷,也不敢细琢磨,奕詝是长子,他也不敢更改自己的一贯立场,当即便斟酌着道:“皇阿玛,元奇的分号如今遍布东南各行省,又发行纸钞,开办证券交易所吸纳民间资金,财力之雄厚,远非朝廷能比。

    再则,元奇广开工厂、矿场,名下职员工人数以十万计,还开办有军工厂、弹药局,易知足身为元奇大掌柜,把持着南洋海军不放,如今又借大灾之机大举移民南洋,且在吕宋公然推行民族平等,反对剃头易服,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时日一久,必为朝廷心腹大患。”

    道光也不吭声转而看向老六,奕訢略微迟疑了下,才道:“元奇虽然庞大,财力也雄厚,但元奇上万股东皆是东南士绅商贾,再则,元奇素来以高薪著称,名下职员工人虽众,却皆衣食无忧。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儿臣窃以为,元奇为患的可能并不大,即便是易知足有不臣之心,元奇一众股东也未必会附从,除非是朝廷强取豪夺,逼迫的他们走投无路。

    况且,在儿臣看来,易知足并无不臣之心,南洋海军的底子实则就是元奇团练,若其真有异心,不会率领海军东征西讨,会千方百计的保存实力,也不会向朝廷提供巨额的无期贷款,不会四处撒银子赈济灾民,不会提供新式火枪助朝廷训练新军,不会主动恳请分兵驻防西北。”

    见他针对老四,有意打擂台,道光缓声道:“走题了。”

    听的这话,奕訢脸一红,顿了顿,这才道:“儿臣窃以为,易知足是在效仿英吉利,以图我大清能够富国强兵,与西洋争霸海外。

    这些年儿臣对元奇颇为留意,元奇首先是创建银行,垄断地方钱业,打破高利贷,降低放贷利息,继而开始大量购买蒸汽机开办工厂,修建铁路,这实际上是仿效英吉利,发展工业。

    元奇创办军工厂,造船厂,弹药局,是摸索发展大清自己的军工业,以图能够自行制造战舰、枪支弹药,军工厂时日尚短,未见成效,弹药局和造船厂已是初见成效,如今地方八旗绿营多是向元奇采买火药,元奇火药威力大,不易发潮,能久储,分类精细,火枪与火炮用药皆区分开来。

    广州的造船厂如今已能制造蒸汽火轮船,听闻制造工艺还要略胜西洋一筹,西洋的火轮船是明轮,而元奇的火轮船根本就不用明轮,听闻是在船尾底部安装螺旋浆推动的。”

    说到这里,他发现有点啰嗦卖弄之嫌,赶紧打住,顿了顿,接着道:“易知足曾明确的说过,海军是进攻型兵种,筹建海军,就是为了想外扩张,海军征安南、征倭国、征南洋,实则既是为了巩固大清海疆,也是为对外扩张打好基础。

    另外,元奇分兵进驻西北,进言边政改革,移民实边,既是抵御西北沙俄入侵,也是打算乘西洋爆发战争之机向西扩张,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足以说明,易知足的目的是与西洋争霸海外。”

    奕詝轻声嘀咕道:“如此野心勃勃之辈,岂能甘为人下。”

    “咳咳。”道光咳了几声,待的呼吸平稳,这才缓声说道:“为治以知人为先,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其知。身为君王,首在任用贤能,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元奇能在短短十数年成就今日规模,全系易知足一人之功劳,善用易知足,便能善用元奇,易知足是有野心,但在对外之时,却能处处维护朝廷,西洋外务,非易知足莫能胜任,抵御外夷——东南海防,西北边防,也须倚重易知足。”

    听的这番话,奕詝是暗暗忧心,道光如此说,摆明了是要新君重用、善用易知足,他与易知足不合乃是众所皆知之事,难不成道光已是立了老六为储?这番话根本就是说给老六听的,那当着他的面如此叮嘱,又算怎么一回事?

    奕訢则是暗自欣喜,道光对易知足对元奇是这个态度,多半是不会选择与易知恶,对元奇没有好感的老四了,心中欢喜,他却也不敢有半点流露,静候道光下文。

    略微停息,待的呼吸均匀,道光才接着道:“咱大清就好比是一个戏台,满汉之争也好,党争也罢,无非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不管怎么折腾,咱们不能拆了这戏台。

    这句话是易知足说的,说了两次,一次是在上海,当着僧格林沁、卓秉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