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个借口(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是他叮嘱肃顺的,这案子既然是肃顺亲自参与的,他也没什么怀疑的。这案子死无对证,按照常理,压根就牵扯不到穆章阿,但咸丰依然雷厉风行的赐死穆章阿,他还能有什么要求?总不能让咸丰下旨诛了穆章阿满门。

    见的易知足摇头,绵愉是彻底放下心来,话头一转,道:“听说吴淞炮台已翻修一新?虎门炮台也准备翻修?”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别藏着掖着,直说。”

    绵愉讪笑着道:“真要英法大举入侵,天津大沽口炮台是不是也该翻修一下,增加些火炮,那叫什么水泥的,可真是好东西,比糯米糨可强多了。”

    易知足道:“大沽口炮台,我没打算进一步完善。”

    听的这话,绵愉不由一呆,连忙道:“别介啊,天津可是京师门户,英法若是大举入侵,天津必然是主要攻击目标.......。”

    易知足道:“元奇跟朝廷关系不好,元奇凭什么去加固大沽口炮台?”

    这是什么意思?绵愉呆愣楞的看着他,什么叫元奇与朝廷关系不好?双方这不是紧密配合出兵清缴驱赶太平军、捻军,出兵西藏,出兵西北,怎么一下子就突然翻脸了,是对穆章阿这事不满?

    他可是真急了,几乎是用央求的语气道:“国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我琢磨着,若是英法等国大举入侵,战场会有两个,一南一北,南方战场是南洋两省,北方战场就是天津、京师。”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海军,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咱们远不是对手,所以,决定胜负的是陆军。

    元奇新军、八旗新军,规模不小,英法不入侵则罢,若是入侵,规模必然不会小,需要一个地势开阔的大战场,天津京师一带最为理想。”

    听到这里,绵愉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国城这是要请君入瓮?”

    “咱们得唱出戏给西洋各国看看。”易知足颌首道:“当年英国舰队深入长江吃了大亏,必然不敢轻易涉险进入内河,天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如果,元奇与朝廷闹翻,他们会更加放心。”

    绵愉神情凝重的道:“京师可不容有失。”

    “这是自然。”易知足语气笃定的道:“若是让英法攻入京师,我易知足就是千古罪人!当然,若是皇上不放心,可以去热河避暑。”

    这不是小事,绵愉哪敢擅自做主,连忙道:“这事,本王可做不了主,得皇上断决。”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我给朝廷三点保证,一,英法联军进不了京城,二,元奇新军不进京师,三,作战主力,以元奇新军为主,八旗新军协助。”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一战,事关大清百年国运,元奇不惜一切代价,也希望朝廷以大局为重!”

    绵愉点了点头,道:“我这就给京师发报。”

    “不能用电报。”易知足连忙道:“电报不安全,现在火车方便,误不了事。”

    电报不安全?绵愉一楞,“一旦爆发战争,电报岂不是丝毫不起作用?”

    易知足道:“开战了,会更换密码,现在的密码用的时间太长,不能确保安全。”

    广州府,香港,总督府。

    驻华公使、港督包令站在阳台上眺望着港湾和对岸的尖沙咀和九龙一带,眼神中流露出不加掩饰的热切和羡慕,港湾里各式各样的船只往来穿梭不停,一派繁荣景象,但绝大多数船只悬挂的都是元奇的海魂旗,也大多停靠在对岸。

    尖沙咀和九龙一带在短短十余年间迅速的繁华起来,街道纵横,商号林立,人潮如涌,而香港岛这边却就冷清多了,虽然几任港督都千方百计的想让香港岛繁华起来,却都收效不大,原因很简单,无法吸引华人。

    去年,他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香港岛,出台政策,抛出中国商船可以在香港注册,入籍英国,悬挂英旗,受英国保护,并征得易知足的同意,但结果依然是差强人意。

    前来香港岛注册的船只不是没有,但基本都是走私船,正经八百的商船很少见,即便是走私船前来注册的也不多,因为就算是悬挂英国国旗,进行走私时也得不到额外的保护,中国海关、广东水师、南洋海军在缉私之时,不管悬挂的是哪国旗帜,都是毫不留情。

    “阁下。”一个侍从官走到他身后,递上一份电报,“首相大人密电。”

    接过电报一看,包令登时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电报字数不多——大不列颠需要一个在远东开战的借口。

    开战的借口?首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