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八章 折中方案(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就有千余左右。”

    说到这里,他看向易知足,“如今大清缺乏通晓时务和新学的人才,朝廷亦愿大力鼓励新学,但朝廷名器,唯有珍稀才弥足尊贵,唯有严谨方显尊隆,若是泛滥,便无以动人心。

    新学人才,亦是寒窗苦读十五载,给予功名太低,难以起到推行新学之目的,若是给予相应的举子功名,不出十年,举子泛滥,不仅朝廷将无赋税可收,原有举子也必忿忿不平。能否两省建一所大学?学位之获得也适当增加难度。”

    两省建一所大学?易知足忍不住笑了起来,“广州、上海两地已经在修建第三所大学,江宁、杭州、福州、南昌、武昌、安庆等地的大学也已经破土动工,这还是因为目前受限于师资,但随着一届届的大学毕业生毕业,随着海外留学生归国,各省大学都会相应增加。”

    说着,他缓缓伸出三根手指,“元奇计划,一省至少修建两三所大学,如此,才能满足对新学人才的需求。”

    肃顺开口道:“国城兄也总的体谅一下朝廷的难处罢。”

    “功名太滥,确非朝廷幸事,但不如此也不利于推行新学。”易知足缓声道:“可以折中一下,朝廷给各省大学每年一百举额,有志于功名者,取得学位后竞考这一百举额。”

    “这法子好!”绵愉抚掌赞道:“一举两得,既利于推行新学,又避免功名过滥。”

    曾国藩长松了口气,他着实没想到易知足会如此好说话,看来,之前都是朝廷妄自揣摩,元奇还真只是为了推行新学,他当即由衷的道:“镇海公此法甚妙。”

    “各省科举三年才一百举额,新学却是一年一百举额,且是内部竞争。”肃顺笑道:“如此一来,人人都必然削尖了脑袋往新学钻,不过,这一百举额是不是多了点?一年五十如何?三年有一百五举额,不会影响新学的推行。”

    易知足一副无所谓的神情,“培养新学人才本就不是为了让他们入仕为官,而是充实新兴的各行各业,一百也好,五十也罢,只要让新学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利于推行新学便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