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八章 废除八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略微沉吟,奕訢缓缓扫了众人一眼,道:“能否妥善安抚、安置京师以及周边旗人,关乎京师安危,也关乎能否废除八旗,容不得半点闪失。”说着,他看向奕枻和文祥,“五哥和文山去户部催促一下,明日午时之前必须将银子押解出库。”

    顿了顿,他看向肃顺,“雨亭,再跟元奇联络,咱们等不起下个月,希望元奇这个月月底之前能将剩余的二百万到账。”

    肃顺点了点头,道:六爷,咱们可以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什么意思?奕訢迟疑了下,才道:“但说无妨。”

    “这是易国城的主意。”肃顺笑了笑,道:“旗人子弟游手好闲,一无所长,可以将京师旗人青壮集中到京郊几个新军大营进行军训,不论是以后迁居东北,还是进入工厂,都有益处。”

    这倒真是个好主意,奕訢点了点头,道:“张贴告示,以招募八旗新军的名义,一茬一茬的将他们送往新军大营。”

    咸丰明发谕旨,废除八旗,在京师并未引发多大的恐慌,督办政务处公布的废除八旗制度善后方案,对旗人相当优厚,有子弟在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服役的,允许留住京师。

    迁移东北者,多是针对生计艰难的旗人,而且同样给予优厚的待遇,发放丰厚的安家费,按人头免费提供三年口粮,赏赐百亩荒地等等。

    愿意前往天津入工厂者,也同样给予各种优厚的安排和保证,不愿意听从朝廷安排,欲投奔各省地方亲友或是自谋生计的,发放安家费和路费,限期离京。

    短期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变相赈济生计艰难的旗人,因为就算是废除了八旗制度,剥夺了旗人所有的特权,但皇帝和一众宗室王公都是满人,短期而言,对于在官场的旗人影响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当八旗新军、北洋水师招募新兵的告示一张贴出来,不愿意离开京师的旗人立时蜂拥前往报名,在京师这繁华之地呆习惯了的,还真没有几个愿意迁移往东北,为生计所逼那是没法子,有机会留在京师,谁不想留?

    在招募新兵的同时,八旗京营的所有官兵则开始仿效新军进行各方面强化训练,有消息传出,开春之后进行公开选拨,裁汰一半兵额。

    双管齐下,京师人心登时稳定下来,奕訢等人也长松了口气,从容不迫的安排大规模迁移东北事宜,移民东北是朝廷借废除八旗之机充实东北的既定政策,既为移民实边,开发东北,也是为满人预留退路,这事自然不能不上心。

    此外,督办政务处开始大幅扩增人手,从各衙门抽调官员前来协助商议变法革新,推行新政等事宜,原本被一撸到底的奕訢、奕枻两兄弟再次变的炙手可热。

    上海,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将一篇文章放在易知足案头,道:“大掌柜,外间有议论,废除八旗意义不大,纯属是换汤不换药,是不是写几篇文章在报纸引导下舆论。”

    易知足搁下笔,身子往后仰了仰,笑道:“废除八旗制度的意义巨大无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暂时没体现出来而已,市井间的议论,无须理会,毕竟对于没有八旗驻防的城市来说,基本感受不到其中的变化和影响。”

    话才落音,曹根生快步进来,道:“大掌柜,燕扬天、僧格林沁来电,攻陷汉城,哲宗李昪自杀,王室无一漏网,李朝覆灭,高丽全境八道守军或被全歼或已投降。”

    “好,发电嘉奖。”易知足朗声道,征伐高丽,对于王城汉城是采取的围而不打,围点打援的战略,以最大限度的消灭高丽的部队,可以说,汉城是留在最后攻打的,攻陷汉城,也就意味着高丽李朝的覆灭。

    顿了顿,他接着道:“给军机处发电,着朝廷尽快将高丽建省设府置县,派遣官员,安排移民等事宜,元奇只需要釜山港及其相邻的金海府。”

    待的曹根生记录好电文,他看了看,随即提笔,写下一行字,汉城,灭文灭种!

    釜山港对面就是倭国,听的易知足指明要釜山,赵烈文扬了扬眉头,待的曹根生离开,他才道:“高丽覆灭,倭国必然恐慌,大掌柜可是准备继续对倭国用兵?”

    “惠甫不了解倭国。”易知足缓声道:“倭国人喜欢谋定而后动,高丽覆灭,倭国自然会恐慌,担心会步高丽后尘,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顿了顿,他接着道:“当务之急,是巩固东南亚,倭国缓个三五年也不迟,得寻个好机会。”

    “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