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一章 英烈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方居然已想的如此长远,他由衷感慨道:“大掌柜眼光之长远,天下怕是无人能及。”

    这就算长远了?易知足一笑,正要开口,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广州来电,白云山英烈祠已修建完工。”

    “好,历时五年,总算是完工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也总算是有安息之所了。”易知足声音有些低沉,略微沉吟,他才问道:“燕扬天的舰队什么时候抵达?”

    曹根生连忙回道:“应该三日后就能抵达。”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回电,半月后,举行隆重的英烈入祠仪式,自元奇团练以来牺牲的烈士全部入祠。

    广州城内所有官员,驻防广州所有部队,广州所有新学学堂学生,元奇以及名下工厂所有职员工人,休衙、停课、歇业一天,全部参加,地方绅士商贾遵循自愿。”

    赵烈文听的吓了一跳,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官兵,有必要如此隆重?这事想不引起轰动都不行,犹豫了下,他才委婉的道:“大掌柜,听闻新军的抚恤也是远高于八旗绿营。”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对于为国捐躯的英烈,值得厚恤,也必须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王侯将相能入祠贤良祠、昭忠祠、能绘像凌烟阁,为国捐躯的英烈也应该有英烈祠,这是对英烈的尊重,也是对军人的尊重!”

    这是为了宣扬平等思想?还是为了笼络军心?赵烈文一时间分辩不出来,不过,他却是识趣的闭上嘴。

    一支由百余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静静的停泊在长江入海口的海面上,由大量小船组成是补给船队一拨拨的靠上去为舰队进行补给,这支舰队自然是从高丽凯旋归来的南洋海军舰队,因为入海口不易进,舰队索性就驻泊在海口外。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外,燕扬天、陈洪明快步迎上前,敬礼道:“学生等见过校长。”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伤员已经安置好了?”

    燕扬天连忙回道:“回校长,所有重伤号,一部分轻伤号都已转到上海两家西医院和几家中医药堂。”

    “进屋再说。”易知足转身进了院子,燕扬天、陈洪明两人心里都有几分忐忑,跟了进去,这次征伐高丽,虽然战事顺利,短短几个月就覆灭了李朝,但伤亡却高达六千多人,是元奇对外征伐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两人心里都捏着把汗。

    进屋落座,易知足才缓声道:“说说,为什么伤亡如此之大?”

    “回校长,是因为疫病。”燕扬天低着头声音有些低沉的道:“是学生疏忽,想着高丽气候并不炎热潮湿,疏于防范,但不少部队却爆发了痢疾,所幸发现的及时,准备的也充分,及时控制住了。”

    痢疾?易知足眉头一皱,“不洁饮水造成的?”

    “是。”燕扬天连忙道:“高丽大小城池都肮脏不堪,即便是作为王城的汉城,街道都充满了泥泞和恶臭,路旁堆满了垃圾,牛马便溺遍地,百姓也随意在街上倾倒大小便,城中的尸体也无人掩埋,不少士兵入城都被扑鼻的臭气熏得当场呕吐。”

    陈洪明补充道:“高丽百姓中也引发大规模的痢疾,造成大量死亡。”

    听的这话,易知足丝毫不觉奇怪,汉城肮脏不堪,大清的都城京师也好不哪里去,同样是肮脏不堪,同样有不少土路砂土路,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脚泥,便溺遍地,臭烘烘的,对此,他是早有体会的。

    虽然元奇新军在平时里对饮食卫生方面十分注意,但战时,很多事情都无法顾及到,他自己也是多次领兵出征,对此十分清楚,况且这一战,也是他要求的速战速决,沉默了一阵,他才道:“阵亡多少?”

    “阵亡官兵总计二千三百四十六人。”燕扬天低声道:“重伤一千二百六十九人,轻伤二千七百余人。”

    易知足一阵无语,元奇新军的武器装备比起高丽军至少高了两个档次,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可以说完全就是一场屠杀,却损失了两个团不止,默然半晌,他才道:“全军上下,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次的经验教训。”

    “学生明白!”燕扬天、陈洪明连忙齐声应道。

    “坐。”易知足指了指椅子,待的两人落座,他才问道:“对高丽是何看法?”

    “以学生所见,高丽农业落后,水利失修,百姓穷困潦倒,生活困苦,但士绅官员却尽极掠夺压榨之能事。”燕扬天斟酌着道:“征伐高丽,我军缴获黄金四十万两,白银五百万两另有元奇纸钞二百三十万元。”

    那么多?这个数字还真是超出了易知足的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