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堂——。”

    彭蕴章驻步转身见的是他,拱手道:“肃大人有事?”

    “彭中堂能否借一步说话。”肃顺说着抬手往前指了下。

    彭蕴章一笑,举步道:“肃大人是想问恭王一事?”

    “我更想知道的是易国城封王之事。”肃顺压低声音道:“彭中堂素来不是反感元奇嘛。”

    彭蕴章没吭声,走到一处稍僻静的地方才立住脚,肃顺接着道:“易国城封王,朝廷这是想让元奇割据东南?”

    彭蕴章一脸平静的看着他,“易国城若想割据东南,朝廷拦得住?”

    “自然是拦不住。”肃顺苦笑道:“不过,这一封王,岂非是怂恿他。”

    “他易国城岂是朝廷能轻易左右的?”彭蕴章语气平静,但听着却有些冷冰冰的,“平息发匪和捻匪之后,以易国城的威望和实力,就足以轻松割据东南,但他虽然跋扈,却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

    不仅如此,他还将驱使发匪打下来的安南、暹罗、缅甸都并入大清疆域,建省设府置县,驻军派官,至少在明面上都是打着朝廷的幌子。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易国城不愿意造成地方割据的局面,就算是朝廷封其为镇南王,让他成为藩王,他也不会在明面上割据东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对其封王?朝廷废除八旗制度,推行各族平等,易国城以汉人身份封王,就是最好的体现,目前的局势,朝廷第一要务就是稳定元奇,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稳定元奇的?”

    肃顺迟疑了下,才道:“就算是要笼络元奇,新君施恩,岂非更好?”

    听的这话,彭蕴章微微摇了摇头,“要放在平时,这事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反对,真要等到新君即位,谁有如此大的胆魄?”

    肃顺登时说不出话来,这倒是实情,大清一共才多少,封赏汉人一顶铁帽子,那些个宗室王公,满蒙大员一个个心里不知多腻味,哪有不反对的,也就是目前这非常时期,搁在平时,这京师怕是早就炸锅了。

    犹豫了下,他终究是没忍住,道:“恭王回京?”

    “恭王回京,不论对谁而言都是好事。”彭蕴章明显不愿意多谈这事,边说边转身离开。

    不论对谁而言都是好事?这是什么意思?肃顺一头雾水,一路出宫回府,脑子里依然在琢磨这句话,他实在不明白,奕訢回京,对他有什么好处?

    一路想着,他不知不觉的眯着了,一直到进府落轿他才被叫醒,一出轿,府中总管就迎上来禀报道:“老爷,惠亲王来了,还有个吏部一个姓曾的小侍郎。”

    绵愉和曾国藩一道前来他府上?肃顺没多想就知道肯定是跟元奇有关系,当即便问道:“人在哪里?”

    “回老爷,人在西跨院。”

    略微洗漱了一番,肃顺才匆匆赶往西跨院,进的院子,就听的房间里轻微的落子的声音,两人这是在下棋?进的房间,见的两人果然在下棋,他不由一笑,“二位还真是悠闲。”

    “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府?枯坐无聊。”绵愉大刺刺的坐着没动,曾国藩却是赶紧起身见礼,“涤生无须拘礼。”肃顺说着伸手笑道:“两位接着下?”

    绵愉将将手中的棋子一丢,道:“皇上情况如何?”

    “病情已经稳定,暂无大碍。”肃顺说着,随意的坐下道:“二位亲自登门是为何事?”

    “都下去吧。”绵愉屛退了侍候的丫鬟小厮,曾国藩在门口张望了一眼,谨慎的将门窗都关上,见这情形,肃顺心里一沉,心知必然是天大的事情。

    “这是易国城送来的密电,你看看。”绵愉也不废话,径直将一份翻译过来的电文递给他。

    两眼扫过电文,肃顺脸色登时有些难看,“易国城跟这女人有仇?”

    绵愉被他这话给逗乐了,“易国城应该连她面都没见过,哪来的仇?”顿了顿,他径直说道:“事到如今,本王也不瞒你,早在皇长子诞生之时,易国城就提醒本王,小心这女人祸国。”说着,他缓缓尹道:“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这首诗是和珅临终前留下的绝命诗,但易国城略微改了一下,将‘他时唯口安澜日,’一句改为‘他时水泛含龙日。’”

    肃顺一脸狐疑的盯着他,道:“易国城还精于诗词?这话我可是不信,这水泛含龙是什么意思?”

    “甭说你肃六不信,本王起初也不相信。”绵愉道:“为此还专门着人收集和珅的临终诗,这水泛含龙的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