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二章 及格了吗(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魏教授,你好像?多篇文章用到了大肠杆菌,你对蛋白与延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有研究吗?”

    “给特异性抗体和目标化合物结合,还是有点冒险吧,蛋白复合物沉淀怎么处理?”

    “分离纯化是简单了,凝胶电泳和质谱联用,鉴定的时候怎么处理数据?”

    杨锐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不像是魏教授等国内研究者,杨锐清楚的知道什么问题难以回答,什么问题超难回答,什么问题到30年后还无法回答。

    相比之下,魏教授等人还没有跟上80年代的研究成果,北大能买的期刊就那么多,现在也不像是以后,有方便的网络可以使用,不是天天泡在图书管理的家伙,随便漏掉几百篇论文,然后一口气落后前沿技术一两年都不奇怪。

    当然,如果是自己的研究领域,多数人还是不会漏掉太多论文和研究进展的。

    但是,魏教授和富教授,或者说,在场诸人都没有做相互作用蛋白的,毫无准备之下,一些问题回答不出来,也实属正常。

    一些问题回答不出来,意味着一些问题是回答出来了。

    如果是平常的会议讨论,这就是正常成绩。

    但这显然不是平常的会议讨论,特别是杨锐依旧是学生的身份,更是令人倍感尴尬。

    富教授就极为尴尬。

    他可不知道杨锐还藏着30年后回答不出来的陈年老问题,现在,光是听着杨锐的声音,富教授内心就已经崩溃了。

    你一个大一的学生,整天没事,不能陪女同学说说话吗?你脑袋里装那么多东西,你不累吗?

    问答只进行了十多分钟,富教授就闭口不言了。

    一方面是没办法回答了,另一方面,是富教授的心情压抑。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年轻有为的身份出席北大各种会议的,30多岁破格提拔的副教授,在现在的大学颇为难得。

    然而,杨锐的表现,却让富教授有种见了鬼的感觉。

    实力不济什么的,向来是让天才抑郁的主因。

    富教授不说话了,杨锐也不在乎,反正,会议厅里还有人对这个问答环节感兴趣。

    对大多数人来说,尴尬主要集中在开始的几个问题上,之后,杨锐的强势表现和学术水平,悄无声息的消弭了这份尴尬。

    几个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副教授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教授们都干坐着,并不准备回答问题,以免丢脸程度增加。

    杨锐慢慢的放慢了问题的节奏。

    再次问出一个化学交联法的小问题以后,杨锐向蔡教授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及格了吗?”副教授许正平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出来。

    漫长寂静三秒钟,继而是哄堂大笑。

    唐集中更是笑的前仰后合,指着许正平道:“说的好,要我说,你能得70分。”

    被学生考校了的教授和副教授们,主要是副教授们,或者面现无奈,或者也悄然笑了起来。

    杨锐莞尔,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许正平,在之前的问答中,许正平的表现属于中上水平,对杨锐来说,这就足够了。

    一次测试不能说明问题,科研本来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杨锐想了一下,直接问了出来:“许教授,你愿意加入我的实验室吗?”

    “加入”是个很明确的词。

    会议室内的笑声陡然消失。

    富教授斜眼看了看杨锐,心想:真敢啊!

    许正平犹豫了一下,道:“我考虑一下吧。”

    没有明确的拒绝,对杨锐来说是个好答案,稍微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也没有出乎太多。

    “好吧,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蔡教授有点意外于杨锐的锋利,而会议的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虽然准备要建立一个?的实验室了,但具体的组成,蔡教授并不想现在就决定。

    杨锐很能理解的站了起来。

    声望都是论文和成果刷出来的,欧美国家也普遍认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靠谱,但是,只要有真本事,一篇篇的论文完全可以遮掩住年龄的劣势,甚至让劣势变成优势。

    比如说李政道,中国出生,西南联大毕业,29岁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正教授,是这所常青藤大学200多年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最终,还是在种族歧视严重50年代末,以年仅31岁的中国人身份,获得诺贝尔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