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8章 粗浅(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x光为什么能得诺奖?德布罗意为什么能得诺奖?甚至历史上的pcr为何能得诺奖,都与当时的舆论环境有关。

    当然,这并不是说某人的诺奖源于宣传——诺奖的名额太少了,造成的结果是,每一个得诺奖的学者和研究成果,都可以说是价值非凡的,但是,为什么是他们得诺奖,而不是同样非凡的其他人得诺奖?这就不免有无数的变数了。

    最大的变数,归根结底就是人的作用。

    当舆论环境中,某位获奖者具有优势的时候,他获得诺奖的几率就要大的多。

    这不仅体现在评审委员会中,而且体现在提名者中。

    虽然诺奖始终都不谈提名人数的问题,但现实的角度来看,得到越多提名的学者,毫无疑问会更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而负责提名的人选,不管是卡洛琳医学院的教授,之前的诺奖获得者,或者受邀请的全球多所高校的教授,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舆论的影响。

    杨锐并不需要向曹达详细描述,但他大略的说一说,已经自习过的曹大使就明白了过来,道:“所以你想得到瑞典范围内的宣传?”

    “最好是全球范围内的宣传,做不到就只能是瑞典范围内的了。”杨锐有些无奈。当年穆里斯为什么能通过pcr得奖,其公司为了推销pcr,可以用了两年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pcr的各种宣讲会。

    可以说,全世界的实验室,全球的相关领域的学者,没有人不知道是穆里斯做了pcr的。

    在最喧闹的那段时间里,但凡是参加什么生物相关的国际会议,或者是医药产业方面的论坛,就一定会听到pcr,听到穆里斯。

    发展到90年代初,每当一名学者启动pcr机的时候,就想到穆里斯的名字。这样的宣传是极其可怕的。

    但是,当杨锐率先完成pcr之后,他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一方面,他本人希望更多的做科研,而不是做宣传,另一方面,杨锐的中国人身份也并不是销售公司愿意力捧的类型。

    这是透明天花板,不能像是白人那样轻轻的飞上去,非得一次运足了力气,才能撞开来。

    再者,杨锐要筹集这样的资源,也是相当艰难的,成本只会更高。

    曹达不管杨锐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只是杨锐的要求就让他皱起眉来,道:“不管是全球还是全瑞典范围的,都不是一件小事。你有做计划吗?”

    “我有好几个,但不知道用哪种比较合适。”杨锐自然是仔细考虑过的,此时道:“第一种最基础的,我可以将pcr和人体基因组计划关联,人体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超级登月计划,非常的有前途,pcr是其中的核心技术……”

    曹达不置可否的听完了,再问:“第二种呢?”

    “觉得不合适?”杨锐听出他的不看好。

    曹达笑着点点头,道:“你说的人体基因组计划,毕竟和登月不一样,登月计划大家都知道是要去月球,能想得明白,基因就不是那么明白了,更不用说,pcr只是其中的一项技术。”

    “那这个计划就放弃。”杨锐也没有吊在这里的意思,道:“第二种,可以利用名人效应。pcr可以准确的测出血缘关系,无论是父子还是兄弟,都没有问题,找一个合适的名人的话,应该能造一个新闻出来。”

    曹达没太听懂,问:“就是测父子关系?兄弟关系?”

    “差不多,亲子鉴定什么的,能百分百的测定两个人的血缘关系,比滴血认亲和测血型准的多。”杨锐说着拍拍脑袋:“对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资助考古,据我所知,有学者正在研究俄罗斯最后一位沙皇的墓穴,通过pcr技术,能够确认墓穴里的尸体,是否是真正的最后一任沙皇。他们对这个目前有疑虑,应该算是个大新闻了。”

    最起码,这是个能上中国新闻联播的新闻。

    曹达好奇的问:“怎么确认?”

    “找到沙皇生前留下的生物学遗产是最好的,通过后裔也能做出一定的判断。”杨锐没有全部说出来。历史上,末代沙皇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访问日本,且被刺伤。刺伤他的日本武士刀仍然好好的保存在东京,只要将上面的血迹提取出来,就能判断末代沙皇是否真的躺在墓穴中。

    这原本就是pcr的使用的一个好例子,瑞典和苏联接壤,互相之间都有了解的欲望,这样的消息就算不能传遍世界,想必在瑞典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曹达缓缓道:“要是没有更好的办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