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日前访问北大的阵营,这一次的瑞典代表团的规模更显的庞大。
与中国代表团喜欢集体活动不同,瑞典的学术代表团却是采取分散行动的,除了分学科的进行参观,有些肩负了任务的学者,还会专门考察某个或某几个学校和研究所。
不管是瑞典的大学,或者诺贝尔奖事务方面的组织,对于各国大学和研究所都有了解的需求。
瑞典的大学是习惯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各种合作的,诺奖事务更是如此,他们每年都要在多个国家指定一些大学来做诺贝尔奖提名人,如果不日以继夜的进行考察和了解,这项工作就没办法推进下去。
诺奖相关机构每年用去的几千万美元,不是白白花掉的。
此前访问北大的瑞典代表团成员,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学和行政方面的,这一次,却基本是全员到齐了。
就是物理学、化学或者文学奖的相关学者们,对杨锐和他的实验室,也是有一定好奇的。
毕竟,一个月前,杨锐还是瑞典的话题人物呢。
“就是这里了。”庞建成从大巴车上跳下来,一边向周围人介绍,一边敲门。
不一会儿,杨锐就从实验室里钻了出来。
庞建成放眼看过去,就见杨锐穿着白大褂,头发和衣领有一点乱,精神却很饱满,穿过草坪的时候,动作矫健,看上去有风神俊逸之感。
庞建成想到此处,回首看了一眼,果然见几位瑞典女学者正在行注目礼,另外还有两名瑞典男学者也露出迷醉的表情——庞建成并不太理解为什么,暂时将之归结为自己对瑞典人的表情不够了解所致。
“杨主任。”庞建成打了声招呼。
“来了啊,我都让人准备好了。”杨锐说着用英语打招呼道:“各位,好久不见啊。”
杨锐亲切的握着手,然后将众人领进实验室,口中道:“我们实验室最近比较忙,我一直想见见大家的,始终没有抽出时间来。”
“杨锐先生不用照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