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3章 提前毕业(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单位有什么想法?愿不愿意留校?”

    留校是不逊于去政府部门的好差事,尤其是专精于研究的学生,更是喜欢留校。

    杨锐亦有考量,早就应诺了蔡教授,此时毫不犹豫的道:“如果能留下的话就最好了。”

    理论上,杨锐其实早就有自建研究所的能力了,就像是他的遗传工程实验室一样,单独的研究所有单独的财务和人事权,比在学校里更自由一些。

    但是,自由的背后是更多的事务性工作,也不见得真的就能自由。

    再者,像是北大这样的名校,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对于学者来说,是难得的环境。

    一个例子能够说明良好的学术环境的重要性,68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尼伦博格,他完成了一项决定性的发现,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证明蛋白质的特性,尼伦博格需要溶解苯丙酸铵。身为生物学家,尼伦博格就去找了自己的同事,同在nih工作的安芬森。

    安芬森在尼伦博格的楼下工作,后来拿了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尼伦博格去找安芬森的那一天,安芬森并不在实验室,反而有一位年轻的来访者塞拉在实验室里逗留。

    塞拉当时做了很多合成肽的工作,于是告诉尼伦博格,苯丙氨酸非常难溶,它在一般的溶剂中都不溶,但能溶解于15%的溴化氢的冰醋酸中……

    尼伦博格就此得到了能溶解的苯丙氨酸,完成了关键实验。

    然而,事实是,直到数十年后,人类所知的苯丙氨酸的溶剂,依然只有一样——含有15%溴化氢的冰醋酸溶剂。

    塞拉做出了唯一的配方。

    而他之所以得到这个配方,则是因为他在不久前的实验中,错误的将苯丙氨酸的悬浊液,倒入了错误的溶剂中。并且,塞拉注意到了苯丙氨酸的溶解现象。

    在尼伦博格去找安芬森的那个特殊的时间段里,他正巧碰上了世界上唯一知道问题答案的人。

    这样的巧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