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7章 组建(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人,他是一点都不怕答辩的。

    选择g蛋白偶联受体做毕业论文,除了蔡教授等人当日为他做的保险之外,有利于答辩也是一个原因。

    换个方向的内容,杨锐兴许还会被人给问住,g蛋白偶联受体就不可能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想做到这一点,起码得再去实验室窝两三年。

    蔡教授见杨锐有信心,他也就表现的很有信心,且为杨锐减压道:“除了我之外,另有中科院的汪健泊院士,清华的钱子真教授,另一个你认识,安林海主席。”

    “这个阵容,规格够高的。”杨锐能说什么呢。两名院士两名准院士,包括了中科院和北大清华三个学术机构的顶层人物,安林海则是卫生部项目申请委员会的主席,算一下,比一般高端的成果鉴定委员会都要厉害了。

    蔡教授神秘一笑:“规格高才好。”

    从他的角度看,这就算是一次成果鉴定委员会了。

    成果鉴定这种东西,学术界的小字辈是很讨厌的。怎么的,我做出来的东西还得你认可才行?这个不对,人家外国都是由时间认可,由消费者认可,最起码是投资人认可的。

    但是,国外的高端学者,其实很羡慕苏式的成果鉴定式的评判机制的。这种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的会议,非常有利于树立威信。

    比如说,我做出一个高端学术研究,在西方国家的话,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调侃和猜测,不是每个人都会认真的做重复实验的。但是,如果采用苏式的成果鉴定的方式的话,哪怕是走过场,你说了好话,也是说了好话,之后就少了扯皮,一些好的项目也就容易推广了。

    当然,垃圾项目通过了,一样容易推广。

    杨锐面临着要评诺奖的问题,大张旗鼓的搞成果鉴定,并不恰当,给西方学者以误会就不好了。

    但是,如果不搞的话,又如何统一思想呢?

    蔡教授的方案,就是趁着毕业论文的答辩来进行。

    从本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