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9章 成吨的(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因为通货膨胀的太厉害,晚结账半年的时间,能节省不少的成本。

    这可是银行存款利率都飙过10%的年代,拿钱买茶再存起来,那不是神经病吗?

    姜志军不明白杨锐的心思,做事却是不得不尽心尽力。

    没办法,杨锐拿那么大一个红萝卜掉在面前,就算不是电动的,也诱得人奋勇向前了。

    姜志军在南方做了多年生意,自己又是喝茶的人,只是一圈电话出去,就将市价底价问了个清楚。最后想了想,又将电话给拨到了昆@明茶厂,道:“老陈,别说有好事,我没想着兄弟啊。”

    “呦,老姜你有好事?”老陈在电话的另一头露着笑。这年头,茶厂的生意,除了广交会,就指望着南方先富起来的老板们了。

    75年以前的普洱茶,为什么一公斤只要几毛钱,就因为云@南的茶企不会做普洱茶。

    要说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老手艺了,20世纪初的福元昌等商号,名头就比福原爱大了,茶叶的卖价也是很有些厉害的,出口日本等地的有,送到北上广卖出高价的也有。

    但是,建国以后的环境,却不是普洱茶好生存的环境,如昆@明茶厂这样的大企业,名头是挂着省会没错,真正做的业务却是晒茶,有的甚至只从农民手里收茶,再送到广@州茶厂就算结束。

    到了73年,昆@明、勐@海等茶厂才试制了大叶种的普洱茶,开始出口港澳,换到了不少的外汇。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几家茶厂依旧是依赖广交会,对于各方管理者来说,也是压力不小的。

    姜志军与老陈吃过两次饭,此时说话就轻松的很,说:“你知道最近刚拿诺贝尔奖的杨锐吧。”

    “那当然,北大的杨锐嘛,电视里都看烦了,挺精神的,怎么了?”

    “他对你们普洱茶有些兴趣啊。”

    “咦?”

    “你有没有好茶送几饼过来,给我们尝一尝?”

    “真的是杨锐要喝?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