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中)(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内东门小殿中,向太后向韩冈问道。

    “回陛下,臣已经看过了。”

    “相公觉得如何?”

    “其中多有激愤之言。”太后语气愤愤然,可韩冈心平气和,他要操心的事太多,没精力跟死人怄气,“人若挟怨,观人观物便难以公正。至于其说变法误国误民,臣等朋比为奸,陛下只看二十年前和如今的区别,就知道是否是事实。”

    “但司马光临死都不忘上表污蔑,给侍中衔,是不是太高了?”

    “如今司马光既已无害于国,就不宜太过苛责了。”

    相对于司马光在洛阳一待十几年的悲剧,他死后的封赠可谓是备极哀荣。韩冈和苏颂商议过后,在太常礼院拟定的规格上,又加了一级。

    朝廷给予司马光的追赠,远远超过了他应有的地位。作为司马光的嫡子,司马康也特旨加官一级。

    都已经死了,给他多少好处都没关系,坏不了事了。至于会不会让人误会有什么政治意味,韩冈也并不在意。

    “就依相公。”

    向太后看起来还有些不快。不过给韩冈劝了一下,也没有多坚持。

    就像韩冈说的,已经没法儿再败坏国事了,只冲《资治通鉴》,给个侍中也不算过当。

    劝说了几句,韩冈见太后无他事吩咐,便告辞退下。

    出来之后,韩冈心中犹有几分疑惑。

    这几年,向太后处置朝政早已得心应手,今天找韩冈来说司马光的追赠,韩冈并不觉得她是被司马光的遗表给气的。只是把事情想复杂了,又不像是太后的性格,一时间,不容易想明白。

    韩冈想得很开,想不明白就不去多想,太后迟早要说明的。

    五年之期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他当初制定的目标,现在正在逐一实现中。

    户数和丁口稳定的增长,税赋也在稳定的增长,轨道的运输费用还没有到收入的时候,但冲抵日常开支,也不至于亏本。而修造轨道的支出,并没有超过朝廷的承受能力,在铸币局的运作下,朝廷的铸币数量大增,物价却保持稳定。只要工业品和粮食都保持相应增长,国家就能保证稳定的发展。

    来自岭南的纲粮现在占了每年收入京师的纲粮的五分之一,而供给民间的粮食则更多。其地位重要已经不下于江南任何一路。

    所以韩冈一直最看重的交通线,并不是铁路轨道,而是来自岭南的海运路线。同时对辽的前期战略,海战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军事准备中,海军也是重中之重。

    海军建设与轨道一样,这都是要砸钱的生意,韩冈是用自己的威望来推行此事。

    而想要维持现有的政策不加变动,必须要有一个有见识的政府,两府中的新人人选,也必须加以考量。

    想到这里,韩冈心中又是一动。

    太后方才专为司马光找自己过来,是不是有所暗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