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故。

    “还是老样子?”

    待徐玑坐下,赵煦熟练伸出手腕,问道。

    天子的手腕纤细白皙,指掌细长。与其说是男生女相,还不如说是自幼体弱的缘故。

    “是,还是先号脉。”

    徐玑说着探出手指,轻轻按住手腕上尺关寸。

    感受着指尖上搏动,徐玑闭目不言,身边陡然静了下来,这就是给天子日常问诊时心情最平和的时刻了。

    片刻之后,换了一只手,又把了半日,徐玑点头睁眼,却没立刻放开手。

    “官家今天的精神不好,可是经筵上布置的功课太多了?”他信口问道。

    指端的脉搏陡然间有了变化。

    “是多了点。”

    赵煦故作平静的答道。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谎话。

    “陛下。不要太过劳累,尤其不得熬夜。若是做不完,便先放着,明日再做也可以。”

    “但今天功课最好今天做完。今日事,今日毕嘛。”

    “但陛下御体更重要。就是到太后、相公们的面前,臣也是得这么说。”

    赵煦没再多话,徐玑也放开了手。

    身边的内侍问道,“徐太医,官家今日脉象如何?”

    “脉象一切正常,只是血气稍弱而已。”

    手边已经摆好了日历和笔墨,徐玑提起笔,写了几个字。

    天子的身体情况,从这每天都要记录的日历中,便能搜索得到。日历之后,徐玑还有一份病历,以及写了字的部分,也是记满了赵煦每次问诊和日常用药的情况。

    早在韩冈还是提举厚生司的时候,他就开始在京中医院推行病历制度,京城高官显贵人人都有一份病史档案,如今更是普及到了官员们的子女身上,皇帝更是不可或缺。

    “官家的血气就补不回去?”

    “胎里痼疾,得常年累月的调养。不过陛下的血气,也只是比富贵人家的同龄人稍弱,比起贫寒之家,还是要胜过不少。”

    徐玑收起笔,一根干净的扁木条便递到了他的手中。

    “陛下请张口。”

    徐玑查看了赵煦的舌苔,又伸手飞快的扒拉了一下赵煦的双眼眼皮,

    “陛下恕罪。”徐玑说道。

    赵煦用力眨了两下眼睛,“每次都难受得紧。”

    徐玑说道:“但眼疾得从一开始就预防,防微杜渐,比病发后再治要简单得多。”

    “徐卿说得是,早就该防微杜渐。”

    徐玑赞过赵煦的英明,又问,“陛下这几日的胃口如何?”

    一本厚重的册子便摆到了徐玑的眼前。

    不同于日历,天子每日的饮食自有另外一份记录。徐玑也用不着看前面,只看最近的饮食记录。

    同样是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变化。

    徐玑合上记录本,一根喇叭型的听诊器立刻递到了他的面前。

    每隔五天的问诊,徐玑的习惯也给人摸透了。,

    赵煦已宽衣解带。将听诊器的大头压在他的胸前,徐玑便侧过脸仔细静听从胸腹处发出的每一个声音。

    “正常。”徐玑说道,放下听诊器,接过送抵眼前的一张纸片。

    “陛下的身高,体重。”内侍解说到。自从有了病历之后,这些数字就成了关键。

    徐玑看了一眼,便仔细的将几个数字抄录在日历上。

    “陛下还是要多注重御体康健。”

    比起两年前,赵煦的确完全变了一个人。改头换面得十分彻底。身高,体重都没有变化。

    身高、体重在一天之内免不了有些变化,但这是每天都要测量的数据,最后都是要看平均值。

    赵煦此时的身高跟同年龄的少年相差不大,但体重至少轻了五斤以上。而且见多了少年人,皇帝的身体情况,徐玑从对比中也能知道大概情况。

    一旦髭须生发,男子就很难再继续长高了。

    徐玑自己就是这样,十六岁之后便没再长高过,仅仅五尺三寸的身高,也是他心中的一块疤。

    但赵顼身子骨更差,发育也太早。

    从半年前起,皇帝的身高便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如果画成太医局中常用的纵横图,以身高为纵,年岁为横,天子身高的变化线,最陡峭的时期是在十三岁之前,尤其是十一到十二岁半的那段时间,之后便平缓了下来。仿佛从山地走向了高原。

    但他现在仅有五尺一指,还不到五尺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