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南北(13)(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等车了。”

    “谁的屁股有那么金贵,一定要做一等特等?”章惇冷笑的说一句,问韩冈,“玉昆,游景叔还有多久回来?铁路总局总不能让方兴继续管下去吧?”

    “他应该快到黄河了。”韩冈说着,绕到墙角的几案旁,给自己倒了杯热茶,“等过了河,当天就能回来了。”

    “黄河……”章惇点了点头,转头向沈括,“存中,你看第九将能不能按计划赶到大名?”

    “得看这场雨什么时候停了。”沈括不着痕迹的看了韩冈一眼,见韩冈低头倒水,道,“到了白马雨还不收,渡船过不了河。”

    “说得也是。”章惇抿了一口水,随便挑了个座位坐下来,对韩冈笑道,“玉昆,什么时候黄河上能修座桥啊。”

    “现在就能。”韩冈放下茶壶,回头道。

    一室皆惊。

    曾孝宽扭头看沈括,这个消息沈括应该知道,“真的假的?”

    沈括摇头,“不会吧?”

    章惇却早习惯了韩冈的说话风格,毫不惊讶,双眉挑起,笑问道,“当真?”

    韩冈笑道,“星宿海上要修一座黄河大桥也不难,比外面的虹桥也差不多。”

    “黄河源头就算了。”章惇呵呵两声,并不是很喜欢韩冈的笑话,“最近去黄河源的已经出发了吧?”

    “走了有一阵子了,现在多半进洮州了。”韩冈稍稍提了一句,没继续再开玩笑,“如若要在白马渡上修桥,至少再过二十年……吧。”他不太肯定的说,“不过,现在已经能在洛水上修大桥了,再过些年,也能在黄河上游河道窄、水势平缓的地方修,比如兰州、灵州,也没比洛水宽多少。”

    “饭要一口口吃,事一步步做。等永安的洛水大桥修好,济水、渭水、闽江上也都可以修,黄河长江倒也罢了,洛水、济水这样的中等河流才烦人,早点把修桥的匠师给练出来,等二十年后,再试试黄河、长江。”

    刚刚赶到的张璪,听了有几分茫然,拉着曾孝宽问道,“今天会上要说桥?”

    韩冈耳朵尖,听到了,“闲谈罢了,今天还是河北河东。”

    张璪坐了下来,“这场雨下的,去河北的援军赶得及吗?”

    “第九将已经出发,但到了白马县,能不能过黄河还是得看天气。”

    说话间,吕嘉问也到了,黄裳亦受招匆匆赶来。

    除了李承之和熊本之外的都堂成员都到齐,还包括黄裳这个编外。众人环桌而坐,章惇道,“河北河东的兵事稍后再说,外面这场雨,诸位都看到了,不知会下多久,都堂得做好准备,以备不测。”

    待众人点头,章惇对黄裳道,“勉仲,你说说现在的情况。”

    黄裳容色沉重,进来后一直没怎么说话。听章惇问,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城中情况很不好。汇集各坊军巡奏报,已经确认房屋毁坏七十一间,十一人亡,不过实际伤亡毁坏的情况,应比现有奏报多得多。新城城东厢为城中地势最低,观音院附近库房大半被淹,损失无算。另金水河、五丈河、汴水,皆已漫堤,水过路面……”

    黄裳一条条的说了有半刻钟,在座的宰辅们脸色越来越阴沉,最后章惇叹道,“好些年没见到这么大的雨了。”

    “开封府内的雨量计记录,到目前为止,降雨量已经有四寸两分,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数值。”

    吕嘉问在旁插了一句,“记录雨量也就五年。”

    曾孝宽道:“跟治平二年差不多了,治平之后,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韩冈偏头对章惇道:“从治平二年开始算,这可算是三十年一遇的暴雨了。”

    章惇皱眉想着,“玉昆,应急预案可以启动了吧?”

    “嗯,差不多了。”韩冈道,他轻轻拍了拍放在桌上的书册,“就是有些粗糙,用起来少不了荒腔走板,以后要根据实际操作后的经验教训进行修改。”

    最早韩冈还在陇西的时候,就为军中编订过卫生防疫条例,里面就有对应已经发生的灾害疫情的应急预案。等他一级级的升上去,直至手握天下权柄,都堂、路府、州监,直至诸县镇中,每一级都有了相对应的预案。

    沈括看着韩冈的动作,这时候才发现,韩冈方才看的书的书脊上贴着红色的标签,这就是灾害应对预案的标志。

    “玉昆过谦了。”章惇一拍手,“事前定则不困,有预案前定,此番事可大安。”

    韩冈道,“大体上可照预案来,如有意外,可相机行事。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