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宴火(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枣肉合剂的避瘟丹方宫里就有,是苍术、白术、黄连为主药吧?我记得整张方子的确有十几二十味。”他略带怜悯的看着男子脸色突变,“但这张方子经过太医局验证,其实并无多少效用,要消毒杀菌,石灰水就够了,要驱毒虫,艾草更加有效,你家的方子早已经过时。”

    男子抗声争辩:“小人这是家传古方。”

    焦熙摇着头,“被确证无验的古方、偏方多了,韩相公奉旨编订的《本草纲目》用了二十年,全天下搜集来的药方数以万计,一份份都验证过,被确认无效的方子有一多半,《和剂局方》里的药方,都是从中挑选出来有神效的。”

    “要不然怎么用了二十年。”黄裳道。

    韩冈主编的《本草纲目》比起司马光用了十七年的《资治通鉴》都久了,而且现在还没编好,完本之年遥遥无期。但《本草纲目》编修局出版的医经药典总有十几份了,《和剂局方》是其中一部,医学中的诸多教材,比如《人体解剖》,《内科》、《外科》、《传染病》之类的医书也都是编修局中所出。

    如果不是为了求全责备,早就可以整合一下就交差了。世人对此,也只能赞一句韩相公治学严谨,《本草纲目》编修局中传出话也说韩冈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以韩冈在医药上的名气,搬出来之后什么家传古方都挡不住,男子哪敢再强辩,连连告饶,“知府相公明察,小人当真不是要骗人啊……”

    “从韩相公创立厚生司开始,”黄裳娓娓而谈,“保赤局给小儿种痘数以亿计,各地医院医治百姓年年上百万,和剂局更是制药惠民,上上下下二十年辛劳才得到了天下人的信重。”

    要说在京百司之中,最富的是哪个衙门,那只能是铁路总局,军器监和将作监都只能争一争第二名,但要是算名声最好,则只有厚生司。医院、保赤局、惠民和剂局,都是朝廷体贴百姓设立的机构,全都归属于厚生司门下,自然受到百姓们的爱戴。

    焦熙听得心中火热,他这等医官能得世人敬重,还不是因为二十年来为世人做出的无数功绩。

    黄裳寒下脸,声音转冷,“但你打着和剂局的招牌卖药,当买下的药物无用,世人骂起韩相公,你敢说你没罪?假借和剂局之名就是天大的罪过!败坏了厚生司、和剂局的名声,更是罪无可绾!”他狠狠一挥手,“拖出去!”

    男子被横拖竖拽的弄出去了,这一回他不敢再挣扎,焦熙目送着他,回头向黄裳郑重一礼,“大府,下官知错了。”

    黄裳点了点头,这焦院长也不算太笨,知道自己是在对谁说话。

    “无妨,无妨,明白就好。”黄裳和声道,“说起来现在卖这避瘟丹,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可惜这个骗子太蠢了,跑到医院来行骗。此处病患多半家贫,真要想把丹药卖出去,得去找那种不惜财、只惜命的富户。”

    避瘟丹一枚百文,就是卖给富贵人家,人家家里钱多,只在乎不得病,对多花点冤枉钱并不是那么在意。一旦家中有人得病,或许知道这是骗人的,但万一有用呢?抓住了这个万一,那就财源滚滚了。

    可惜这个骗子全无头脑,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新生医院的消息,竟往这医院来推销,黄裳似有怜悯的摇了摇头:“利令智昏啊。”心中打定主意,等回去就找人将这件事登报,之后案件审理过程也要跟进报道,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罢了。”黄裳又对焦熙道,“耽搁了这么久,还是去病房看看吧。”

    ……………………

    当天稍晚的时候,黄裳已从城外的新生医院回来,风尘仆仆的来到韩冈的面前。

    韩冈亲手给黄裳倒了一杯凉汤:“二圣庙那边情况怎么样?”

    新生医院每天的上报,韩冈都有看,病亡人数、日常消耗之类的数据,他说不定比走马观花的黄裳还要清楚。不过黄裳作为一府之尊,看事情的角度肯定是要比医院中人高上一个层面。

    “这几日,新生医院里病亡的病患只有十余人,大部分送进去的病人,现在病情都已经控制住了。”

    韩冈笑到:“听起来做得还不错。”

    黄裳直言道,“不过以裳观之,焦熙是个好医生,却不适合当院长。”

    “哦?”韩冈一瞥黄裳,“是吗?”

    黄裳点点头,“性子太直,心肠太软,下面的人都不服他。”

    韩冈莫名的笑了笑,“我让厚生司找个合适的人,只把他给推出来了。”

    黄裳冷声,“偌大的一个厚生司,连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