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箭定型了吧?”曾孝宽偏过头问韩冈。
“差不多了,再试验几次。”韩冈说。
“可要小心保密。”吕嘉问冷笑说,“别又让北虏偷学走了。”
“辽国偷学不走。”韩冈笑道,“等他们偷学走,我们的火箭都能飞到月亮上去了,吕吉甫也能回京师了。”
座中一阵大笑。
这正是《地月行》中的内容,也是京师近几日谣言的内容。
《地月行》中的描写世界,技术之先进,远远越当代。上百仞的高楼,数千丈的大坝,密布的运河,宽阔的道路,以及在道路上奔驰的汽车。其想象力瑰丽宏奇,备受赞许,不过月余便哄传京师。
即使是章惇,前日遇到韩冈时,也开玩笑的问一句什么时候能让他乘上飞机。可以早间去金陵观风,晚上回开封赴宴,第二天一早,还能去长安见一见老朋友。等到休沐的时候,就回福建老宅修养一天。
神仙志怪中,仙人朝北海暮苍梧,无人会说仙人飞不了那么快,世人心目中,神仙自当乘风而行,日行万里。
列车铁路,已经将早年金陵与开封之间长达二十二日的官方行程,缩短到七日之内。等正在试验中的蒸汽机车正式投入使用之后,据说更能缩短到三日。即使书中的飞机,把三日缩短到半日,这世人也已经没有谁会一口咬定这不可能了。
蒸汽机都已经可以犁地、上船、上车。谁说不能安到飞船上?何况《自然》的各部期刊上,早就把各种飞行器都讨论了个遍。用蒸汽机带动螺旋桨的氢气飞船、热气飞船,还有直翼机、旋翼机、扑翼机,各种原理不同的飞行器。格物学家们的想象力,早就挥到了突破天际,连隔绝地心引力制造反重力飞船都有人设想过了。
当然,《地月行》中最为引人的还是各种奔月方法的探讨。所有借用空气飞行的手法都被否定了,高层大气稀薄,不足以支撑飞机和飞船,到底要使用什么办法才能飞到月亮上?
前两日的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