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他这个位置上,恐怕只会比他更差,心境早已崩碎,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
老人不再凝视孙嘉树的背影,重新望向那些挂像,笑了笑,“有此一劫,也算好事。总好过将来闯下大祸,再难亡羊补牢。太过顺风顺水,一直自负于聪明才智,终归不是长久之道。诸位以为然?”
墙壁上一幅幅挂像,哗啦啦作响,似在附和。
————
符城内,宋集薪身边时刻跟随有那名林鹿书院副山长。
老龙城与大骊的买卖,早于苻南华进入骊珠洞天就已经敲定,宋集薪此行,不过是以大骊皇子宋睦的身份,象征性抛头露面。这一切,既是大骊国师崔瀺的运筹帷幄,更是皇帝陛下的旨意。此次宋集薪由龙泉郡渡口南下老龙城,在大骊京城调养身体的皇帝陛下,对宋集薪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以至于宋集薪在渡船上的时候,生出一些错觉,婢女稚圭才是此次远游的真正主心骨。
龙泉郡,老龙城。
稚圭,王朱为珠。
宋集薪知道这些他知道的蛛丝马迹,和尚未水落石出的伏线千里,已经编织成一张大网,最终会形成一个南下一个北上的局面,加上大隋高氏愿意退让一大步,与大骊宋氏结盟,宝瓶洲中部有北俱芦洲天君谢实,拦腰斩断观湖书院对北方地带的严密控制,虽然书院第一次出手就雷霆万钧,扼杀了彩衣国梳水国在内中部十数国蠢蠢欲动的战争苗头,但是宋集薪依稀看出了一条大骊铁骑的推进路径,势如破竹,长驱南下,策马扬鞭于南海之滨……
宋集薪对此默不作声,只是看在眼中,放在肚里。
宝瓶洲形势如何有利于大骊宋氏,不等于有利于他宋集薪,不提他跟庙堂重臣、柱国功勋们毫无交集,长春宫还有一个同胞弟弟,以及一位死心塌地偏爱幼子的娘娘,当初他去了一趟长春宫,名义上是骨肉分离多年,儿子认祖归宗后,应当主动问候娘亲,但是不管那位娘娘在长春宫,表现得如何伤心,宋集薪内心深处,发现自己很难感
-->>(第4/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