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问。
比如杨顺是愿意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还是愿意和镁国大学技术交流?
亦或是,有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想法,尽快把药物研发出来,救治世人?
杨顺一一做出解答,最后大家很愉快地结束。
苗芳菲给每个记者私下里都送了一点辛苦费,希望他们能尽量说点正面好话,努力做到双赢。
丁香圆的马记者则磨磨蹭蹭,等其他人都走后,单独对杨顺说道:“我现在就来写通讯稿,发回国内,你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特殊的要求?
杨顺摇摇头:“我没有,啊,对了,我有一点,希望你们媒体能客观事实地报道所有新闻。”
“放心吧,这是我们记者的职业操守,杨总加油!”
马记者心里舒服多了,这只是个试探。
杨顺不提任何“特殊”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博大胸怀,君子坦荡荡,小人才会藏唧唧,站得直,行得正,永远都不会惧怕阴暗的小人,蔡教授那种歪门邪道是成不了气候的。
马记者很高兴自己没有看错人,他心甘情愿帮杨顺。
他的速度极快,半个小时不到,一篇图文并茂的通讯稿就完成了,发往国内。
夜间值班编辑收到马记者的文章,和主编们讨论后,决定立刻发表,挂在首页重要的头条位置,天一亮,威力就会呈现出来。
………………
李青是上沪复旦附属医院研究所的一名苦逼博士,跟着一个白血病专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免疫与化疗,每天就是在研究所打卡上班,养细胞,拿着医院送检的血液搞研究,苦哈哈地混日子。
早上7点50分,李青将最后一个小笼包丢进嘴里,刷卡进门,电脑开机,喝完牛奶,穿上白大褂,舒舒服服地往椅子上一趟,抬头看墙上的时钟:“不多不少,刚八点。”
旁边同事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操作,工作嘛,不就是那样,每天就那些事,可以充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