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诺奖级别的论文,是改变人类历史的划时代发明,能经过我们编辑室的审核,在我们《cellresearch》上发表,是我这辈子最荣幸的一件事。”
其他副主编,副社长们都笑起来,对他们来说,发掘出一篇好文章,就是最大的荣耀。
该院士问道:“可如果你们发出去了,将来落到小杨身上的压力,还有你们杂志社,以及我们中科院身上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
“有压力就不发?那咱们不敢发,小杨转身把论文投给s,这个责任谁来背?他们s三家就没有压力吗?”
“不,我只是想再慎重一点,咱们组一个团队去小杨那里考察。确定是真的,我们就发出去,接下来,我们肯定会接到来自全世界的压力,到时候我们中科院愿意站出来,和小杨一起顶住压力。”
“老贺说的对,慎重一点,这不是儿戏。”
“感觉必须我们中科院出面,甚至是举国之力支持才行。”
“这篇论文,我真的不好评价,小杨是个天才,但天才最容易遭到妒忌,甚至陨落。”
“是啊,没错,他这篇论文发出去,这个影响力可就大了,还是慎重点好,我们必须亲自验证。”
四个院士都这么觉得,而且其中一位还是中科院的主要领导,他们说出来的话必须重视。
主编他们犹豫了一会儿,同意这个方案。
很快,中科院和杂志社,卫生部,国务主管部门院,共同组成了30人的大型考察团,浩浩荡荡来到红枫植化所。
面对史上规格最高的考察团,杨顺不卑不亢,按照论文的内容,向所有人展示了一遍。
再也没有人说闲话,好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尤其是几个国内著名的肿瘤专家,握着杨顺的手,一个劲摇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卫生部以及国务相关的领导,更是充满豪情,回京后,向首长汇报了整件事,并且迅速组成专家组,准备迎接巨大的挑战。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