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e的论文要求非常高,除了科学严谨之外,还要写的生动有趣,杨顺很用心地在写,语言很幽默,编辑们即使不是肿瘤免疫专业,也能轻松看懂。
但nature只有编辑部,没有编审,他们采用同行审核制度,需要找一些同样在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而且是与杨顺毫无关联,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来评审论文。
菲利普道:“老规矩,先说站队,这次我们站在哪边?”
几个编辑讨论了很久,最终决定保持中立,这是明哲保身的做法,几十年前nature搞一言堂的时候,就站错过队,声誉相当坏。
菲利普道:“那好,大家提名审稿人吧。”
副主编最先发言:“克雷格-梅洛,他是第一个质疑杨顺的诺奖获得者,我认为他一定很愿意揭穿杨顺的谎言。”
只提了这一个名字,其他编辑都不说话了。
菲利普感觉奇怪:“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了吗?”
值班编辑皮特建议:“不如先打电话确认一下吧,说不定克雷格-梅洛也不太愿意评审。”
四周悄悄发笑,菲利普示意秘书打通克雷格-梅洛的电话,自己接过来说。
果然如同皮特预言的那样,克雷格教授似乎并不愿意做杨顺论文的评审人,以工作太忙没时间审稿为理由,婉拒了。
这个态度太罕见了,能成为nature的审稿人,这也是科学家的荣耀啊,为什么要拒绝?
而且几个月前克雷格相当积极,第一个举起反驳的旗帜,带着数十位欧美肿瘤学专家向杨顺提出质疑,希望能打一场学术口水仗。
怎么突然转性了?
“祝您生活愉快,再见。”
菲利普挂断电话,发现四周编辑们都在暗笑,他忍不住问道:“半年时间不到,为什么他的态度发生180度改变?难道最近肿瘤免疫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一名编辑说道:“我刚刚听说,十天前,华夏中科院拿到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