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说什么:“我还是用五月初在《ca》发表的那篇论文,当作答辩论文吧。这篇论文我是通讯作者,也是唯一的第一作者。”
陈校长笑着问道:“我听说《ca》论文都是邀约的?”
“是的,邀约可以严格控制质量,他们去年的影响因子第一次超过200,达到201458。不过我听说,文章审核越来越严了,非常难发表,邀约文也有可能腰斩,打回去重写,以后恐怕更难上。”
杨顺说的轻松,下面领导们全都轻叹起来,工作人员也是哇哦不断。
而常威已经傻眼了。
他不是医学专业的,没有过多了解,但影响因子200的期刊,说发表就发表,这泥马杨顺是个挂壁吧?
常威心都疼了,他投稿的影响因子12的《植物细胞》,论文经过导师和常守正的亲自指点,都被对方审稿人打回来两次修改,他改论文就几个月,累的像条狗。
没听说发论文这么轻松的,200啊你这个变呔!
陈校长很是得意,问道:“这都六月份了,上个月的引用数出来没有?”
常威耳朵竖起来,什么叫引用数?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简单点说,假设《ca》一期发表了10篇论文,以它的影响因子200来看,其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应该引用了《ca》这一期的论文10200=2000次。
问题就来了,影响因子200是平均数,有的论文稀烂,拖后腿,比如只有10次,那么必然有的论文超高,才能拉高平均值。
还有,五月份发表的论文,其他研究员要消化,吃透,自己写论文,再发表,被其他杂志社审稿,修改,发布,这中间可能要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所以影响因子是记录的最近两年的数据。
杨顺就是这样回答的:“这才一个月,看不出来什么吧?要发力,也是在下半年或明年发力。”
陈校长道:“但sci收录库里面是可以估算出来的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