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也没办法:“我跟杨顺也说不上话,你可以去找陈校长,或者让常院士和陈校长打声招呼。”
但常威辗转了两天,连陈校长的面都没见着,完全联系不上,校长办公室说出差了。
人微言轻,举目无亲,连进一小步都困难。
常威手里拿着钱,送礼都不知道送给谁,感觉太难办事了,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
陈校长确实在出差,但一直和杨顺在一起,陪着到访几家公司。
第一家是隔壁省,昌南东方红燃料酒精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是陈校长的校友,低五届的学弟,关系还不错,说得上话。
一行人去了昌南,得到热情接待,好酒好菜伺候着。
杨顺想参观车间,没问题,带着参观,参观了可变性燃料乙醇生产线,年产值3万吨乙醇,副产液体二氧化碳145万吨,最主要的是,生产线是公司的自主核心技术,注册了多项专利的,是个认真干技术的企业。
但是,杨顺刚说起合作,对方就拒绝了:“对不起,我们正在和上市公司谈判收购要约,真的不方便再和你们谈技术方面的事。”
陈校长连忙打圆场:“货比三家嘛,老林,不要这么快就拒绝嘛。”
林董事长还没说话,杨顺就开口了:“没关系,不让林总为难,我只是参观一下,并没有购买或者合作的意思。”
林董脸上肌肉跳了跳,没有表达出来,客气地送几人走。
但一转身,他就把杨顺和陈校长在厂里参观的照片拍下来,送到那家上市公司的谈判组里,然后直接提高报价5个亿。
认出杨顺后,上市公司的谈判组竟然没翻脸,而是回去商量,准备拿杨顺的名头来炒作,上市圈钱。
这个就厉害了,商业人的头脑真是活泛,到时候只要谣言一起,股价上涨,几个涨停就能赚5个亿,钱不就回来了嘛。
生意场的事,杨顺管不了那么多,东方红不亮,那就换一家西方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