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讲的一些科学界的小段子,小故事,能扩大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增加他们投身科研的兴趣,比一般的思想品德课要有意义的多。
医学院刘院长他们也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商量:“要不,从下个学期起,把它设置成1个学分?”
“1个学分?你这是侮辱诺贝尔!”
“这跟诺贝尔有什么关系……”
“要么不给分,要么给3分,”
“3分也太夸张了吧,临床肿瘤学也就是3分……”
“还临床肿瘤学?癌症都没了你还临床个什么呀?”
“说的也是,3分是必须的,邀请诺奖获得者上课是多么难得的机会,3分都不给?你们也太小气,北清复抢着给!”
几句话一说,杨顺就莫名其妙变成了重要的选修课老师,估计下面再商量商量,他的教室说不定要换成更大的阶梯教室,六校联盟的外校学生都会慕名而来。
第二节课又到了吹牛逼时间,有个大胆的男生起哄:“杨老师,说说你获奖的经历吧!”
这个要求得到全体赞同,都在跟着闹,连刘院长等人也很好奇。
杨顺淡淡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我做了该做的事,评奖是人家评的,我又没法控制。”
“早上央视又放出一段视频!”
“说昨天您在乡下割玉米。”
“您该不会真当农民了吧?”
几个声音传来,又引来一阵哄笑。
原来是那件事,杨顺拿着透明平板,看到同学群里正在共享一个视频,果然是昨天央视那些人拍出来的。
“农民怎么了,我是农民我骄傲,我自豪。”
杨顺干脆把视频投影到幕布上,介绍道:“这确实是昨天发生的事,我研发了一款杂交玉米,几个月前种下去,收获喜人,首长正好路过红枫,就说来看看。然后我们刚刚收割完,诺奖电话就打来了。哇,这真是我吗?感觉好帅!”
教室里吭哧笑着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