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谈不下去的,但双方还是签了个备忘录,万一将来杜邦和拜耳联手对付华夏,华夏化工和杨顺也要尽量联盟,共同御敌。
“都是华夏人。”
“都是炎黄子孙。”
杨顺和郭总握手,很是客气,晚上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宾客皆欢。
………………
黑农集团的总部在冰城,好歹也是老牌的上市公司,农垦系统的巨型国企,他们几十年前就在三亚圈了一块地,黑垦种业三亚基地面积有三百多亩。
说起农业种子,几十年前,就有“南袁北李”这么一说。
“南袁”是袁窿平,做的杂交水稻,有湘省支持,学科带头人,杂交水稻之父,属于根正苗红的那种,身上有无数个光环,能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媒体中,还弄了个隆苹高科,当上市公司董事,赚了大钱。
“北李”指的是李噔海,主要是做玉米的,初中文化程度的育种天才,农民发明家,自己成立的噔海种业也上市了,还兼任了“噔海先锋”这家与杜邦先锋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坐实了全国玉米大王的称号,混的风生水起,也赚了大钱。
各行各业,人类只认第一,很少记得第二是谁。
水稻和玉米种子行业,肯定还有另外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可惜大众都不认识。
常守正就是其中一人,他比不了南袁北李,他没人要,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理。
但他运气好,二十年前混到一个工程院的院士身份,不想活在南袁北李的阴影下,选择研究转基因经济作物,因为见不得光,自己没办法成立种子公司,最后只能当个黑农集团子公司黑垦种业的顾问,过得挺辛苦的。
每年一入秋,常守正就从冰城飞到三亚,如同南飞的候鸟一样,几乎全国所有的农业制种专家都会这样做,冬天来三亚继续制种。
今年,他带着自己的儿子,还有侄儿常威,学生等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
“老师,祝总的电话。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