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德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0章 伤口流血了(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技术主任,但他只是水稻研究组的。

    加入杨顺研究所几年时间了,基本上融入了这个团体,和陈浩,叶青,贺院士等人都混的很熟,甚至还去红农授课,和陈校长等人关系密切,加强了南山植化所和红农的亲密度。

    唯一的遗憾就是,杨顺在国内蔬菜行业app无敌手,玉米和大豆几乎干翻镁国人,统治了国内豆业市场,但小麦和水稻还没有动静。

    华夏人的主粮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也是最大的种植作物,小麦一年1亿多吨,水稻2亿多吨,基本上可以自产自足,甚至供过于求,所以价格不受镁国人影响。

    国家打贸易战先从玉米和大豆入手,就是这个原因。

    袁定洋问过杨顺:“你不急着研究小麦和水稻,是不是因为没有粮食危机?”

    杨顺回答道:“袁老研究了一辈子的水稻,也只是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需求,并没有影响世界粮食格局,如果我研究小麦和粮食,要想成为全世界的粮食话事人,恐怕也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我只能从最迫切的大豆和玉米开始,主粮留在后面慢慢解决。”

    袁定洋表示理解,父亲研究了一辈子的水稻,他也可以研究一辈子水稻,当然,现在他是杨顺的属下,所有的荣誉将属于杨顺,袁家注定了就是历史。

    当历史也不错,至少我们曾经辉煌过,历史会记住父亲的名字,袁定洋心想,这就叫传承。

    另外,他还在想,恐怕让杨顺积极进入水稻和小麦主粮行业的,只有“粮食危机”了。

    粮食怎么才能危机?

    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暴涨,这都是粮食危机,最大的可能就是天灾人祸。

    先说人祸,必然是战争,但可能性不大,比方说这次华夏和镁国贸易战,也是双方各自退让一步,相互克制,都不想挑起军事战争,打仗会死人的,地球经不起几个超级大国的战争。

    那就必须是天灾了,比如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导致全球粮食减产。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