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活色生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集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九章一衣带血,两国暗战(第3/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此,而且应该说,尤其是如此。

    国家拨钱搞电影学院,搞学术交流,培养出一代代电影专家。中国人搞纸面工夫是一流啊,在国际上发表论文,震惊了世界这是祖国的“荣誉”问题啊至于这些论文老百姓看得懂吗谁在乎居然考虑这幺幼稚的问题,太肤浅了

    所谓的纯艺术路线,说白了,就是要电影家去拿奖。什幺戛纳、威尼斯,什幺金棕榈、金熊银熊,全拿一个遍,就象运动员拿金牌一样。

    拿到了,中国电影就世界领先了,至于老百姓有没有电影看,谁去关心这种愚蠢的问题

    面子最重要,表面的风光和“声誉”,当然比小民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的重要这就是“上面”对中国电影的要求。

    君不见,世界所有电影节,只有金鸡奖才会出现两个影帝、两个最佳导演的奇观,为什幺呢

    不能光凭艺术啊,要讲觉悟的嘛。中国的电影节,理所当然的除了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之外,每年都要给“主旋律”留个席位。主旋律电影不拿奖,还谈什幺艺术,中国特色嘛。

    这种历史问题的形成,起自文革时期,影响至今。造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今天极其恶劣的现状。

    中国电影从开始申请准拍到最后跟观众见面,从来就不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扯皮的过程。

    首先是没有拍戏给老百姓看的电影家,“上面”的注意力都在国家荣誉嘛;然后,即使是有电影看了,由于人为的增加了那些成本,票价又贵,中国老百姓大城市小康之家一两天的菜钱,还不够买张电影票,更不用说象西方人那样周末全家出动去看电影了。

    票价的昂贵,直接导致的是两个结果,一个是盗版横行,一个是观众的电影修养和看电影能力低下。

    说起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大多数人很难面对这个现实,更多的人是脖子一梗,说一句:观众永远是对的是你们自己拍不出让观众喜欢的电影,却说观众看不懂。

    但是

-->>(第3/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