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默然无语。
裕王、嘉靖帝的第三子,也就是后来的隆庆帝,可是在他继位之前,却没有享受过半天太子的名分。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提起一直埋藏在嘉靖帝心中的一条咒语——二龙不相见!
早在嘉靖十二年,嘉靖帝便有了第一个皇子,朱载基。
载基者,顾名思义,承载国家之基业也,由此就可以看出,嘉靖帝对这个儿子有多么喜欢。但可惜的是,这个皇长子不但没有承载起国家的基业,而且连自己都没载住,他在人世间只呆了仅仅两个月便夭折了。
朱载基的夭折,让嘉靖帝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当中。也就是在这时,方士陶仲文向他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性的理论,那就是二龙不相见!大概意思就是说,嘉靖帝是一条真龙,而太子则是一条潜龙,二龙如果相见,就必定要有一方受到伤害,皇长子夭折就是一个例子。
这句话的真实性有多少,没有人知道,不过这世界真是奇妙。这么巧的事还真就发生了,嘉靖皇帝的第二个皇子,朱载壑、嘉靖十八年被立为太子,可随后不久就大病一场,直到嘉靖三十一年,终于挺不住,永远的沉睡过去。
嘉靖帝本就痴迷于道教,成天打坐修道,经过这么一遭后,他对二龙不相见深信不疑,再也不肯立下太子了,虽然后来将紧比裕王小一个月的弟弟景王封到湖广德安府就藩,裕王却给留在京中,朝野人人心知嘉靖此举是承认了裕王的王储地位,可嘉靖帝自己却从来没把裕王立作为太子。
王子、太子,虽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少了一个名分,朝中还真就有人不把他这个留在京中的王爷当储君看,这个人就是内阁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
嘉靖帝心中有着那二龙不相见的魔咒,对裕王是不冷不淡,甚至几年都不召见他一回。面上虽然冷淡,可心中却是害怕那条魔咒会再次灵验。
可严世蕃不知道是哪根经出了问题,按理说这严氏父子权倾朝野,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上自然是聪明异常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