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失守的消息,却像是黑白无常的催命符一般,止不住的纷飞到他袁督师的手中。
此时,宁远城北城墙。
袁督师正在关宁新贵、宁远城新任总兵官赵率教的陪同下,查看着不远处后金鞑子的阵营。
其他一众文官、军官,都知道袁督师此时心情不太好,都隔开了两人十几步的距离,一起小心查看着底下后金军的阵营。
一处挂着厚实悬户的垛口边,赵率教小心对袁督师汇报道:“抚台大人,此时,咱们接到消息的屯堡,就已经有五十余个,仅是这些屯堡,怕,怕就不下三万余人。若是再算上那些没有消息的屯堡,怕,怕至少得四五万人啊。大人,这些卑贱的狗鞑子,他们的目标,恐怕……”
赵率教还要说些什么,袁督师却冷冷的扫了他一眼。
赵率教登时便闭住了嘴巴,大气儿也不敢再喘。
此时,赵率教虽然是关宁军的第一号红人、关宁军集团实际上的构造人、辽西最大的地主,可以说在辽西一手遮天了。
但赵率教非常明白,他的底子,并不太干净。
尤其是孙承宗去职之后,朝中隐隐有不少人,对他已经非常不满,将辽饷的主要矛头,都推到他赵率教身上,想让他赵率教来背这个黑锅,当这个替罪羊。
他赵率教又不傻,怎的肯让这些人如愿?
庆幸的是,这几年,他与袁督师的关系一直非常不错,而袁督师自五年宁远大捷之后,气势正猛,简直要一飞冲天,他赵率教又怎的可能会放过这根‘金大腿’?
与底层武将、或者说基层、中下层的武将不同。
赵率教早在当年收复前屯时,便已经在朝中挂上了号。
正如那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名声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但与此同时,却也隐藏着非常大的危险。
但此时毕竟不是显皇帝年间,边关很太平,有一战的闪光点,就足够人吃一辈子。
就像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