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9章 大灾变的前兆!(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哈哈大笑。

    一个上午,李元庆和杨妙才差不多得跑了个二三十里地,就算是骑马,但走走停停,时而还要亲自下地勘察,这个活动量,可是绝不小。

    李元庆体力远超越常人,又吃得好喝的好,自然没有丝毫问题。

    但杨妙才也一直能坚持下来,却让李元庆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这小子,正是正值人生顶峰啊。

    只可惜,在他这个圈子里,不到七老八十,怕是绝不会有什么话语权啊……

    中午。

    两人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座据点中吃饭。

    这据点不大,大概二三十间房屋,前后两个大院子,养着不少狗,还有一些其他牲畜。

    最显眼的,就是前后院内,都有整齐的联排马厩。

    按照李元庆长生营的规制,一个据点的驻兵力,是一个总旗编制,大概五十人左右。

    当然,这其中,多半都是辅兵,只有寥寥几个战兵。

    这些辅兵,平日里有很多的劳作任务,只有农忙闲暇时,他们才有时间来操练。

    而整个据点的防御,基本全是夯土墙,抵御小规模的土匪还行,若是面对后金军主力,显然就不是个了。

    当然,李元庆也没有想用这些据点,来防御鞑子,其关键作用,还是支点。

    以点连成线,将李元庆的整个控制区域,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密不透风的联系网,稍有风吹草动,便能在第一时间,传到李元庆的耳朵里。

    此时,在辽南沿海腹地,这样的据点,大大小小,李元庆足修建了上百个。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当年的驿站、官驿改建而来。

    还有一些,则是位置比较重要、又靠近河流的节点。

    而就算是要重新修筑的据点,基本也是儿郎们利用当地现有材料,自行建造而成,具体建造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说辽西建造一个屯堡,就算小的,也得需要七八千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