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自然只能是要留给袁督师这桀骜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伙计了。
阎鸣泰这厮,虽然在辽地的影响力,也已经有六七年,从天启二年时,便一直作用在辽地,但李元庆却一直没有与他交汇的机会。
千里辽地,说大不大,但说小可真不小。
这厮对魏公公虽然忠诚的像条老狗,但对底下人,可绝没有什么好脸色。
以前,是李元庆不够资格见他,而自六年他起复后,李元庆一直在外,却是也没有机会见他,两人颇有些‘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滋味。
此时,若王之臣上位,恐怕,还是动不了阎鸣泰蓟辽总督的位子的,最有可能的是,王之臣将接替袁督师的辽东巡抚,顺便,再兼上辽东经略。
若再加之几个月后,天启小皇帝……
这他娘的,真是大灾变要来了啊。
回到府内,李元庆也没有心思再陪着老婆孩子吃饭,而是把自己关进了内书房。
思虑良久,李元庆先给满桂写了一封亲笔信,邀请满桂,这些时日,能过来长生岛一趟,兄弟们聚聚,一起喝喝酒、散散心,顺便来军校这边玩玩。
随后,李元庆又给毛文龙写了一封亲笔信,将他的消息和推测,详细告知毛文龙,希望东江方面,也能有所准备。
此时,虽然李元庆和毛文龙的朝~鲜大捷在前,宁锦在后,但宁锦这边的功赏已经出来,而李元庆和毛文龙在朝~鲜的功绩,封赏怕是还要拖些时日。
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李元庆自作主张、绕过了朝廷,直接对朝~鲜施加压力,与朝~廷进行单方面会谈和交涉。
按照此时的事态,封赏的消息,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出来,弟兄们就算着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在此次朝~鲜之役的财物收获不少,东江本部弟兄们的军心,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袁督师去职后,如何将己方的利益~~最大化了啊……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