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他的床,李元庆也只能出来活动一下,解解酒意了。
军校的营房,都是夯土房,不算高大,但却很整齐,也很结实。
此时,李元庆虽然银子不少,但人力和基础物资,还是不够充裕,加之这边时间又紧,自然不可能将军校的规模建造的太完美。
不过,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整个军校的格局,还是相当不错的,马厩、马场、教室、宿舍、会议室、食堂、厕所,包括澡堂子,都一应俱全,非常规整。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大部分军官们都约好了相熟的同僚、好友,去外面聚餐喝酒,学校里倒显得有些冷清。
李元庆来到大校场上慢跑了两圈,舒缓了一下筋骨,来到了主席台上,登高望远,整理着思绪。
辽地的夜,还是很美的。
星空透亮,繁星点点,远不像是后世那般雾霾重重,抬头就是一片乌七八糟的浓雾,怕是最亮的启明星都看不到。
此时。
袁督师的去职,虽是一件好事情,但这底下,却藏着众多的波云诡异……
这几年间,从熊廷弼,袁应泰,王化贞,阎鸣泰,孙承宗,高第,王之臣等等,辽西的大佬,简直就像是走马观花。
除了孙承宗干的稍微长久一点,勉强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之外,其他人,下场基本都不是太好。
哪怕是此时抱紧了魏公公大腿的阎鸣泰呢,怕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不过,在大佬层面,虽然动荡不堪,但,在中层,或者说,在真正管事的层面上,这些‘柱石级’的人物,变化都不大,反倒是节节高升……
李元庆非常明白,与在辽地扎根了十几年、根深蒂固的袁督师相比,王之臣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事已至此,其实……辽西的利益集团,早已经纠结抱团的根深蒂固了……
历史上,袁崇焕杀毛文龙,绝对可以说是明末最具有影响力的超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