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分布情况,是验证飞行器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全尺寸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系统比较复杂。20世纪40年代以前,静力试验时将飞机仰置,用铅粒或砂粒装在袋中模拟机翼分布载荷;用铁块吊在绳索上模拟集中载荷,方法简陋。以后改用电动机械加力器或液压作动筒和千斤顶加载。从40年代开始全尺寸结构静力试验都通过杠杆系统加载,并采用多点协调加载系统,保证各加载器能按预定比例加载,在结构破坏时能自动卸载,以避免破坏部位的继续扩大。70~80年代,静力试验已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动液压伺服系统自动闭合回路协调加载系统,有上百个加载器、几百个加载点、几百个测量通道、几千个应变片,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进行结构静力实验,须先设计和制造结构实验件、支持系统和加载装置,然后进行安装并同测量位移、应变和载荷的仪器一起调试。调试完毕后,可按下述两步进行实验:1预实验阶段。按一定程序逐级缓慢地加一不大的载荷,对位移和应变测量点进行观测和监视,找出结构承力和变形的基本趋势,并检验实验件、支持系统、加载装置和测量设备的可靠性。2正式试验阶段。常先取预计载荷的5~10%为初始载荷,测量初始应力、应变和位移。然后按一定程序逐级、均匀、缓慢地加载,并逐次测量和记录各应变测量点、位移测量点和载荷测量点的数据。同时,仔细观察试件,直至达到预定的载荷或预定的实验状。正式实验有时须反复多次。最后检验实验件,细察其残余变形和破坏情况,并对记录的位移、应变和载荷等数据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赵中遥的把自己知道的,关于静力实验的知识,给刘天明说了一下。刘天明听了之后,感觉也是受益匪浅,他看着赵中遥说道:“中遥,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这些知识,我好象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刘主任,你是当领导的,怎么会学习到这些专业知识,我是搞技术的,当然不一样了。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