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玩家(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起点底,成长空间大。

    第三天排片量继续增加,票房九十六万。

    看来《太平号》要起死回生,差点就破白万了。

    人就是这样,高期望低起步反而变得容易满足,每个正面消息都能给苏长青带来惊喜。

    工作人员打电话回来报告,这两天影评也出来了,口碑不错,尤其是今天一个叫莫德·门罗的著名影评人在《洛杉矶时报》上了篇文章,盛赞《太平号》是一部创意十足的好电影。

    “影评除了详细分析了影片,还说了您不少好话,介绍了曾经获得的奖项,派拉蒙的同仁说这人对观众的号召力很强,一篇文章顶五十万广告费。”

    影评人群体在洛杉矶好莱坞当然也是举足轻重,贿稿成风,从制片人到明星都得小心处理与他们对关系,早些年不少好片的票房都毁在他们手上,之后立法整顿才改变风气。

    而《洛杉矶时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日报,其影响与地位仅次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被称为美国的第三大报,因为与好莱坞近水楼台,影评的份量相当重。

    说起来苏长青的《模特队》还获得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服装奖,也算是有过交集。

    之后《太平号》排片和票价都继续往上提,第四天票房跳涨到一百六十七万。

    老金非常振奋:“票房一路攀升,盈利已经不是问题!”

    影评更多了起来,工作人员大概翻译了意思。

    “一部色调不错的电影。”

    “恐怖版《生死时》,他们在逃离什么?”

    《生死时》去年上映,造就了基努里维斯,没想到《太平号》还能蹭他的热度,只是后面的问题问得阴阳怪气。

    “一部试图向世界证明中国商业电影能力的作品,题材打破西方专利。”

    这个倒是说到点子上了。

    “一个精准设计的工业制品,节奏紧凑、人物饱满、结构完整,在这个类型片领域有了新玩家。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