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很有号召力(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真不知道她是个记者。”

    “《赤旗报》是日共的机关报,不过这不是问题,二战期间我们和日共是反侵略战争的同志。”

    “我想也是,大家都是同志。”

    “问题是她的家庭背景太复杂了,就不一定是同志了。”

    “哦?”

    苏长青想起前田信子讲的那个故事,看来不是信口开河,但现在也只能装作一无所知了。

    果然韩厂长说她父母都是赤军成员,母亲后来怀孕退出,父亲逃亡海外不知所踪,这些年一直被美日通缉。

    如果因为这个不合作了,苏长青有些不服气,再说赤军在国内并不是非法组织。

    “无论如何那都是她父母的问题,我们也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聘用了。”

    “道理是如此,但问题没那么简单,”韩厂长顿了一下:“据我所知,这部片子如果不换演员,即便拍完也可能过不了审。”

    苏长青急了:“这好像小题大做了吧?!”

    “其实我也不大懂这些问题,总之得慎重,”韩厂长也有些无奈:“我是说很可能不过审,没说一定。”

    他说可能,基本板上钉钉。

    苏长青一时有些气急败坏,但却没法表露出来。

    不过审那就无法在国内公映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老谋子的《活着》都是拍完以后不能过审,虽然在外面获了奖,始终也没国内公映。

    办公室的挂钟滴答滴答响,令人心烦。

    《移动迷宫》原本就是简单的商业片,不涉政治。

    《大逃杀》反映社会问题鞭挞人性,也不涉政治。

    然而到了苏长青手里,却引入中日韩三国演员影射现实,结果引来了所谓志同道合的人。

    这个因其实在《太平号》里就种下了,他当时就作了许多反战暗示,结果在某些人心里贴上了自己人标签。

    这只能说活该了,非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