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美带路党(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句,一个记者干这个应该驾轻就熟。

    不过苏长青怀疑她现在是否还是赤旗报记者,之前声称将放弃演艺事业,应该是条件得到了家族满足,那么她的家人不太可能仍让她保留更敏感的日共身份。

    大家族的争斗博弈和小家庭没有什么不同,多半与财产有关,这个真不好多问。

    两部电影的故事大纲弄好已是凌晨,八幡晴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能感觉到长青君的雄心壮志,如果您要逐步拓展中国之外的市场,将如何进行本土经营?”

    苏长青明白她的意思,好莱坞电影进入大6市场,其六大影视公司随即在中国设立了公司,方便开展本土化业务。

    四维也将面临这样的情况,如果苏长青开拍《入殓师》,未来以何种名义出品呢?

    如果以四维影视公司名义出品,那就得广电备案过审,对外行时也将是一部中国电影。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模式,至少好莱坞这方面的尝试都不太成功,比如《艺伎回忆录》,哥伦比亚公司直接出品,结果从头到脚被质疑曲解东方文化,画虎不成反类犬。

    最好的方式是背后操盘,本土经营,成功案例有很多,《道士下山》、《一步之遥》以及《巨齿鲨》等等都是好莱坞投资,最成功推《西虹市富》,取得了2o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

    该片背后操作的是好莱坞环球影业,翻拍自其旗下1985年作品《酿酒师的百万横财》。

    《西虹市富》的成功在于让中国公司出面主导项目,主创人员都很接地气,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与好莱坞有关。

    “你是建议我在日本开分公司?”

    八幡晴美摇摇头:“那是创业者的做法,业务开展起来要走很长的路。”

    这话没错,如果《入殓师》进入筹备,现成立个公司远水不解近渴,起不到多大作用。

    一部电影需要大量演员、工作人员,全都从大6调过来不现实,临时未必能招到满意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