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家长(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于拍出来的影片算谁的,这个没多大问题,迪斯尼拍过功夫熊猫和两个版本的花木兰,没人把这些算成中国电影。

    《入殓师》挂着四维、北影、神野合拍,谁投资算谁的,何况导演、编剧、摄影以及未来的音乐都将是中国人,归属更加毫无疑问。

    不过穆沐的疑问倒是倒逼苏长青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题材在欧美能够引观众对东方死亡文化的强烈好奇,或许有很强的票房号召,但中韩两国观众未必接受,甚至认为日本人装腔作势,像玩花道似的入殓死者,未必能讨好。

    苏长青拍这种文艺片走的是六代导演路数,目的是获奖而不是赚钱,如果在中韩两国花了大力气推广,最终落个叫好不叫座的名声,那是何苦?

    贾樟柯后来就遭遇过类似的问题,拍文艺片在外面混得好好的,非进入国内院线证明自己不可,结果原形毕露。

    市场是不一样的,未来二十年叱咤国内影坛的都是喜剧导演和演员,这最能说明问题。

    这个问题苏长青也与韩厂长交换了意见,他说也在考虑:“小年轻带着女友周末看场电影,本来是冲着苏导演刺激猛片的大名进场的,结果看了一晚上妆裹死人,恐怕是会骂娘的。”

    不说不吭声,一说就也在考虑,怎么和日本人一个德性,这只老狐狸。

    商量后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影片还是精准投放相应市场为好,除了日本本土之外,主攻欧洲和北美,国内行影像制品为宜,谁感兴趣谁买。

    如此一来这片子似乎没必要和北影合作,这恐怕是韩厂长一直考虑而不吭声的主要原因。

    不过苏长青不这么考虑问题,他比韩厂长还要了解韩厂长,明年他就要带着北影并入中影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得培养些故人之情。

    “长青啊,好好干,千万别学某些年轻导演,走出去就得意忘形,忘了根植在哪块土壤上。”

    韩厂长,你也好好干,大家共同进步。

    《来自星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