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六章 原滋原味(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团聚。

    这部片子精华部分在路上,而不是回家后弄个寓言式结局教育人。

    拍喜剧就认真拍,别学春晚小品,搞笑完了突然就煽情,逼着观众笑中带泪哭笑不得。

    苏长青对这部戏寄予挺高期望,不过已经九月中旬,现在开拍得恐怕得明年二、三月份制作完成,显然是赶不上春节前公映。

    不过也没必要非得凑春节热闹,所谓岁末档期是韩厂长明年为冯钢炮的《甲方乙方》打造的,今年还不存在,观众还没有被引导出过年看电影的习惯。

    即便到了明年,苏长青也不打算与《甲方乙方》同期打擂台,那是不明智的。

    《一路顺疯》后立项,姑且不论资源上能不能得到倾斜,故意放一起攀比的心态就要不得,自以为是公平竞争,可别人会理解为挑衅搅局,圈内也是有行规的,同类型片子通常会避免撞期。

    实际上也的确是挑衅,苏长青参加了《甲方乙方》论证会,这名字还是他给起的,甚至当场赞同了韩厂长贺岁档的建议,知根知底后转头就弄一部更有春节气息的电影同期抢票房,换了是他也会认为是故意,而且还是敌意。

    钱什么时候都能赚,好电影什么时候上映都有人看,贺岁档扑街的电影也有的是,有功夫算计这些还不如多花点心思拍好电影。

    剧本成熟了就没必要拖延,苏长青让黄杨马上开始筹备剧组。

    第二天杜可可就上路去香港了,为了增加说服力,除了四维以往作品的影碟,还带上了胡军和吴鲸。

    另外苏长青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让她带去,老文人吃这套。

    金老年事已高,香港关于大6的正经资讯一直就较少,或许并不知道苏长青是哪路人马,他得老老实实证明自己能拍好那些著作,所以写了不少很关键的改编理念。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原滋原味呈现。

    金庸本就是编剧出身,作品舞台感很强,不瞎改就是最大的尊重。

    以往版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