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入殓师》将参加戛纳影展,然后争取欧美行。
虽然现在还在制作阶段,有些事也得考虑了,两人之前有过约定,《小偷家族》拍出来得拿到欧洲去参加电影节,两部戏不能撞在一起。
苏长青倒是想横扫国际大奖,但那是不可能的,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更讲究些,都要求参赛电影未在其他国际电影节上放映过,连打酱油参与公众环节都不行。
既然只能选一个,苏长青选择了法国戛纳的金棕榈。
“为什么长青君选择戛纳而不是威尼斯金狮或者柏林金熊?”
“仅仅是个选择,因为我喜欢金棕榈。”
苏长青想去法国转转,不过选择金棕榈的主要还是不让北野武选这个,金棕榈的最佳剧本奖很一般,不如另外两个炫,比如柏林的剧本奖是银熊奖。
《小偷家族》是个剧本特别精彩的戏,之所以请北野武执导就是要拍出日本社会的味道,进而体现出剧本的精彩,万一他选了剧本奖项不精彩的戛纳金棕榈岂不是扯淡。
按照苏长青的规划,九七年是他的获奖年,日本是他冲向国际的阶梯,否则不管两部电影赚多少钱,年度计划都算失败。
“既然长青君去了戛纳,那我就带着《小偷家族》去威尼斯或者柏林。”北野武想了想:“还是去柏林吧,我也喜欢熊。”
聪明人一点就透,他当然知道柏林颁给剧本的是银熊。
“那就拜托北野前辈了。”
“《小偷家族》三月份之前会制作完成,正好来得及报名柏林金熊。”
“辛苦北野前辈了。”
“长青君也学会日本的客套了,真是无趣。”北野武往受过伤的眼睛里滴眼药水:“既然参加影展,新片在本土最好别急着公映,毕竟机会只有一次。”
北野武的话也正是苏长青想对他说的,只要成片效果符合预期,中韩不好说,这两部电影在日本公映的票房应该是有保证的,但获了奖肯定锦上添花。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