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可能是亢奋状态下的应激反应。
  关于什么言,苏长青也是有准备的,反正装逼就对了。
  他想起了一后来流行在某些特定群体中的小诗,原作充满赤色激情和战斗意志,在这朗诵出来恐怕不合适,别后期翻译出来剥夺他的银熊奖,于是修改了。
  苏长青走到言台后,把小银熊放在胸前,身体微微前倾,沉默了两秒,然后缓缓道:
  “我饮马顿河水,
  跨进乌克兰的草原,
  翻过乌拉尔高山,
  将篝火在欧罗巴点燃。”
  他停顿了,香港的许鞍华导演应该听得懂普通话吧,带头鼓了掌。
  “瑞士的湖光,
  阿姆斯特丹郁金香,
  阿尔卑斯的炊烟,
  都不曾使我留恋。”
  挺近柏林这么走的话显然绕路,可谁在乎呢?
  苏长青又停顿了,台湾的蔡明亮导演肯定听得懂,于是也带头鼓掌。
  “我沿着公社的足迹,
  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
  最后驻足在莱茵河畔。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